《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授课主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1.掌握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教学目的 2.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1、回顾金属材料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资料: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的一些化学家,都发现了有些金属和酸可以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 要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条件 常温或点燃时能反1
金属 镁 现象 化学方程式 2MgO 打磨过的镁带在空气中逐渐变暗;在空2Mg+O2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发出大量
应 铝 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在空气中,常温下,铝表面变暗,生成4Al+3O2=2Al2O3 一层致密氧化膜 点燃或加热时才能反应 铁 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Fe+2O2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Fe3O4 铜 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铜很难与氧气2Cu+O2?2CuO 反应;在空气中加热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 高温不反应 金 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有上表可以得知: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例如,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纯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从而得知,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2.金属与酸的反应 铁丝 铝丝 铜丝 没有明显稀盐铁丝表面产生少量气泡,铝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现象(不反应酸 现象 稀硫铁丝表面产生少量气泡,铝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溶没有明显酸 2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液颜色没有变化 反应)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液颜色没有变化 现象(不
反应) 稀盐化学酸 方程稀硫式 酸 ①根据铜与酸不反应,铁反应较不剧烈,而铝反应现象最剧烈,可初步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Al>Fe>Cu 讨论 ②上述方程式的特点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类型 ③Fe与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而不是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 【要点诠释】 (1)参加反应的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面的金属。 (2)酸不能为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硝酸。 (3)金属与酸发生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加。 (4)金属与酸反应都产生气泡,但快慢有别;都放出热量,但有多有少;溶液的颜色大多不发生变化(铁除外)。 3.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 3
Fe+2HCl=FeCl2+H2↑ 2Al+6HCl=2AlCl3+3H2↑ Fe+H2SO4=Fe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铝丝浸入硫酸亚铁溶液 铜丝浸入硫酸铝
溶液 反应 铁丝表面有光亮的红色物铝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析没有明显现象现象 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不反应) 浅绿色 化学方 Fe+CuSO4=FeSO4+Cu 程式 ①上述方程式的特点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类型 讨论 ②由铝能置换出铁,铁能置换出铜,可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Al>Fe>Cu ③铜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 【要点诠释】 (1)只有较活泼的金属才能把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2)被置换的金属化合物必须溶于水。 (3)铁与酸或金属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铁的化合物中铁均显+2价。 (4)参加反应的金属不能为钾钙钠。如把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2Na+CuSO4=Na2SO4+Cu, 而是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 要点二、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 4
色 2Al+3FeSO4=Al2(SO4)3+3F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