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解读《平凡的世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5:37: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着。城市与农村,两种生活也造就了两种文明。孙少安拒绝了城市的文明,因为时代让他身上有着太多的负担和苦难,他不能更不敢让已经是城里人的田润叶重回农村。1975年至1985年的十年,中国政治局面波澜壮阔,社会局势复杂多变。作品深刻地关注到了这一变革时期的必然状态,以系列政治人物的沉浮为载体,真实地揭示了在另一层面人们所遭受的苦难。田福堂在这十年中经历的痛苦转型是最具有时代色彩的。这位自大的政治家、昨日双水村的“土皇帝”转眼间就被改革的大潮所冲垮,从一个强者瞬间变成了弱者,黯然地走下政治神坛。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已经开始成为新生活“观众”的他只能以手中党支部的章子为精神寄托,又惊恐地等待着权力失去的那一刻。生活的变革让不愿新生的田福堂无奈地承受着晚年才出现的巨大痛苦。作品中的孙玉亭也是一位苦难的政治人物。他整天高扬着革命的旗帜,时刻都充满着革命热情,坚持着共产主义,却是每天在勒紧裤带在过活,甚至连鞋子都没有。更为可悲的是,他把贫穷当做是种荣耀,是衡量革命的尺度。不得不说,是时代让有知识又当过工人的孙玉亭沦落得如此愚昧,如此可悲。当然,作品中也刻画了田福军这位正直敢为的优秀人物。但无可忽视,作品中描绘的田福军怀才不遇,处处受压制、受排挤的境况是时代的必然结果。同样是时代让田福军这位真正热爱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在那个年代长久地彷徨、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立足于特有时代的《平凡的世界》,多方位地展示了苦难,刻画了多样化的生存状态。它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冰冷的时代,更让读者记住了时代下的苦难生存。

三、苦难与救赎的主题

路遥的作品凝重深沉,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质朴,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对艰苦跋涉的生命之旅的关注,这在《平凡的世界》中体现的尤为深刻。在作品中,路遥以大量的笔触描述着一个个残缺的人生和家庭,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苦难的生存画卷。但是,展示苦难并不是作者的创作目的,通过体会作品中人物在苦难下的自我救赎来感受强烈遒劲的生命意识和各种精神力量从而指导人们能超脱现实的生存苦难才是终极的意义所在。在生活中,命运的苦难是无法逃避的,却不是无法战胜的。人只要有不屈的奋争精神,有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和战胜苦难命运的魄力,就能超越苦难,从苦难中自我救赎,成为命运的主人。《平凡的世界》所塑造的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自我救赎的典型,他自我救赎的奋斗历程恰似一曲激越昂扬的生命乐曲。孙少平来自黄土高原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但他从不自甘平庸,却能时刻充满激情和斗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无论是在原西县城上高中时的孙少平或是外出打工的孙少平,都是在磨难中不断成熟。特别是他作为一名苦力,却少有一般揽工汉的粗俗与猥琐,在艰苦的劳动之余,仍坚持学习领

5

会人生的真谛。正是这种金子般的品质,支撑着孙少平跨越了那一段苦难深重的时期。到铜城煤矿工作是孙少平生活的转折点。带着自己的理想,孙少平来到铜城煤矿。井下的艰难生活没有让他像别的伙伴一样退缩甚至逃跑,相反他一如既往,凭借自己的双手掌握了生活之舵。他用劳动“掠夺”了弱者的“财富”,不光在物质上成了最富有者,更在精神上成了领先者。当孙少平开始对生活有更大热情的时候,师傅的不幸遇难让他悲痛万分,但他却又不得不强忍悲痛,照顾惠英嫂和明明,鼓起他们生活的勇气,同时忍受着他人的闲言。“身正不怕影斜”,孙少平以自己的赤诚,博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被推荐为班长,但更大的不幸又再次降临。曾经无数次给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挚爱的女友田晓霞突遭厄运。那是一段极为痛苦的日子,孙少平挺了过来。他没有向命运下跪,以更强的斗志抗争着。他变得更加坚强、成熟和果敢。透过孙少平的生存历程,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都能从命运的苦难中走出来,都能自我救赎,只要你有不屈从于命运,敢于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平凡的世界》中到处洋溢着浓厚的,在苦难的岁月里支撑人们坚强地生存的亲情。作品中所描绘的孙玉厚一家是贫穷的,却又是富有的,因为他们拥有浓浓的亲情。一种能治疗灵魂深处创痛的最好药剂。他们正是依靠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才能从苦难的生存中得到救赎。路遥把孙少安塑造成了一个亲情观念十分浓厚的乡村青年,是亲情、父母之情、兄妹之情、邻里之情和夫妻之情维系着他的人生轨迹。是亲情不断给他以力量,使他总是能重新鼓起勇气,继续不屈地与苦难抗争。无论何时,他都把照顾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作自己的责任。时刻被苦难包围着的孙少平是不幸的,却又是幸福的。无论走到哪里,他的一颗率真的心换来的都是亲情的笼罩。无论是黄原的曹书记两口子,还是煤矿的王世才一家,都与他建立起了浓厚的亲情纽带。的确,在艰苦的生活路上,如果没有这些好人,他的日子必定更加艰难,要走出生存的困境必定更加不易。亲情给予那个时代下的人们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勇气,一回又一回地支持着他们走过生命的坎坷,最终实现了自我人生的救赎,也完成了家人的生命救赎。除去亲情,《平凡的世界》中还描述了另一种珍贵的情感———爱情对苦难下人生的救赎。在众多的人物中间,孙少平的爱情历程无疑是最为曲折痛苦的,具有代表意义。与郝红梅的“初恋世界”,刺痛了他稚嫩的心,却又曾经支撑了他抗争与生活的勇气,变的更加成熟和坚毅。与田晓霞的相爱让孙少平获得了理想中的爱情,让他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田晓霞在一定意义上一直是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和生活脊梁。她专一而执着的爱时刻在启导、激发和鼓励着孙少平,让他能在承受生命苦难的同时仍饱满着生活的热情。正因为如此,当田晓霞意外地死去后,孙少平在悲伤之后依然能昂起头,迎接未来的生活。孙少平与顾惠英之间,也许更多的是亲情而算不上是爱情。共同的生存状态使他们紧紧地贴在一起,最终亲情的馈赠还以爱情的回报。这种在责任感和使命感背

6

后产生的爱情,让孙少平挺起男子汉的胸膛照顾顾惠英和她的儿子小明。我们有理由相信,孙少平和顾惠英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支持下必定能在未来的日子摆脱生存的苦难,共同得到救赎。除了孙少平,作品中还有很多人物同样在爱情中实现了生存的救赎:如田润叶和李向前;如郝红梅和田润生爱;当然还有孙少安和秀莲。他们都是在爱的抚慰下,找寻到了生活的新天地。在作品中,爱情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每一个人在生命之旅上披荆斩棘,抗拒苦难,踏上自己理想的人生之路。

路遥曾经说过“生命从苦难开始,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的确,生命总有缺憾和苦难,人们的种种挣扎和奋斗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憾和苦难。而个人的精神和意志、生命周围的亲情和爱情无疑在作品中成为挣扎和奋斗的支撑点,是最后走出苦难,完成救赎,诞生灵魂之歌的基础。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历时六年艰辛完成的现实主义宏篇巨著。这部源自生活的作品以平朴真挚的语言毫无保留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所承受的生存苦难,真实地记录了哀绝、彷徨、迷惘、愁恨、凄苦和伤痛等生活的真实存在,最为珍贵的是它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指出了一条苦难的救赎之路。“作品要有巨大的回声,这回声应响彻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路遥的创作理想,《平凡的世界》正是实现了他的这种理想。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接受这部作品的精神洗礼后,都能受到生活的启迪,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以更好的精神和激情去创造自我不平凡的人生。

参考文献:

[ 1 ] 王庆生1中国当代文学[M ]1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 [ 2 ] 吴秀明1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M ]1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1 [ 3 ] 王嘉良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M ]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 [ 4 ] 章庆炳1文学理论教程[M ]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1

[ 5 ] 孙隆基1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 [ 6 ] 任遂虎1中国文化导论[M ]1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41 [ 7 ] 畅广元1神秘黑暗的窥视[M ]1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1

[ 8 ] 张德林1审美判断与艺术假定性[M ]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1 [ 9 ] 宋耀良1十年文学主潮[M ]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1 [ 10 ] 陕西百科全书[M ]1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1

[ 11 ] 李永建1流浪和归家———文化视野中人的困境和出路[M ]1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1 [ 12 ] 钱理群1心灵的探寻[M ]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

指导意见:

前面缺少目录;正文后参考文献前面缺少5处注释,而且文中必须要有对应,请补充完善。关键词和不规范的字体字号请按照修改意见完善。而且注释和参考文献请单独

7

成页。

韩仪12.18

8

搜索更多关于: 解读《平凡的世界》 的文档
解读《平凡的世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kbv2wzku3xy6q95j8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