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四 寻觅文言津梁 鸿门宴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苏教
版必修3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飨士卒(xiǎnɡ) 鲰生(zōu) ..卮酒(zhī) 参乘(shènɡ) ..B.楚左尹(yīn) 说我曰(shuì) ..刀俎(zǔ) 不胜桮杓(shēnɡ) ..C.毋内诸侯(nèi) 要项伯(yāo) ..数目项王(shuò) 目眦(zì) ..D.玉玦(jué) 瞋目(chēng) ..置车骑(qí) 芷阳(zhǐ)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未得与项羽相见 得:能 .②财物无所取 无所:没有什么 ..B.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老交情 .②故遣将守关者 故:所以 .C.①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拥:持 .②头发上指 指:直立、竖起 .D.①沛公起如厕 如:往,到……去 .②拔剑撞而破之 撞:横击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约为婚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①将军战河北 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①如今人方为刀俎 ②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D.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项王默然不应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得兄事之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⑥道芷阳间行 ⑦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②⑦/③⑤/④⑥ B.①⑥⑦/②④/③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 D.①⑥/②④⑦/③⑤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鸿门宴》全文,回答5~7题。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示:给……看 .B.披帷西向立 披:分开、掀开 .C.乃令张良留谢 谢:感谢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何辞为.A.?
?公为我献之?.
?留沛公与饮?项王即日因.B.??击沛公于坐?请以剑舞,因.?示之者三?举所佩玉玦以.?C.
?常以身翼蔽沛公?.?若入前为寿?.D.??属皆且为所虏?若.
7.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3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
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
太史公曰: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
不觉悟而不自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
【注】 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伐:讨伐 .C.吾闻汉购吾头千金 购:悬赏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何?①虞兮虞兮奈若.
A.??为佣耕,何富贵也?②若.
②
①
?此?①然今卒困于.?B.
?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C.???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赐公?①不忍杀之,以.?D.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2分)(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泪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D.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肯定了项羽引领天下灭亡暴秦建国称王的伟业,批评了项羽只以武力经营天下、却不效法古人的错误做法,嘲弄了项羽面对失败不觉悟不反省反倒怨恨诸侯背叛自己、归咎于天的可笑,为项羽的失败深感惋惜。
12.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2分)
于 是 项 王 乃 欲 东 渡 乌 江 乌 江 亭 长 舣 船 待 谓 项 王 曰 江 东 虽 小 地 方 千 里 众 数 十 万 人 亦 足 以 王 也 愿 大 王 急 渡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