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3份合集】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20:38: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金属的化学性质 A.A B.B C.C D.D 解析:A

【解析】A、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故正确; B、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D、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不是盐,故错误。故选A。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 解析:D 【解析】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B. 煮沸可以将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沉淀出来,故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

硬度,正确;

C. 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正确;

D. 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CO、H2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 B.CH4、CO、C2H5OH都有可燃性 C.C、S、P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 D.H2、O2、CO2都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解析:B 【解析】 【详解】

A项,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项,甲烷、氢气、酒精都有可燃性; C项,磷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D项,氢气、氧气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选B。

4.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解析:B 【解析】 【详解】

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A正确;

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

C、氯化铵中,铵根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故C正确;

D、氢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则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H)2,故D正确。故选B。

5.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 A.Mg+Sn(NO3)2═Mg(NO3)2+Sn B.Sn+H2SO4═SnSO4+H2↑

B.

C.

D.

C.Sn+Hg(NO3)2═Sn(NO3)2+Hg D.Sn+ZnSO4═SnSO4+Zn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根据锡位于铁和铜之间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因为镁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Sn)位于镁的后面,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

B.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如果锡位于氢的前面,就能与酸反应,可能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因为锡(Sn)位于铁和铜之间,汞位于铜的后面,所以锡位于汞的前面,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由于锌位于铁的前面,锡(Sn)位于铁的后面,所以锡不能置换硫酸锌中的锌,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碳酸钙粉末和纯碱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柠檬水和白醋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点燃,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白鹅绒,产生特殊气味的是人造纤维,故选项正确; D、MgSO4和Na2SO4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 7.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物质 碳酸钙粉末和纯碱粉末 柠檬水和白醋 白鹅绒和人造纤维 MgSO4和Na2SO4 B.B

C.C

鉴别方法 滴加稀盐酸,振荡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点燃,闻气味 加足量水,搅拌 D.D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选项正确;B.应先开始加热,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使收集的气体纯净,选项错误;C.收集O2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否则收集的气体会逸散,选项错误;D.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使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砸裂试管,选项错误;故选A。 8.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甲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C

【精选3份合集】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mv35h80e072ie1yi364bptb11wxs00md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