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创造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Rén)和(Chóng)。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女)和(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击)和(从长计议)。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植)和(曹丕)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风)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颂)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6、辨析题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另外)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勉强)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跑? (尚且)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了。 (竟然) 7、默写题: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滥)调 以(儆)效尤 虚无缥(渺) 再接再(厉) 按(部)就班 颠(扑)不破 床架屋(叠) 枕(戈)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8、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一) 语文知识部分
一、 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慰藉(jia) 苍劲(jìng) 潜(qián)伏 戛(jiá)然而止 装载(zài) 炽(chì)热 揩(kāi)拭 殚(dān)精竭虑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 鼎:12画 凹:5画 3、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及待 穿流不息 凭心而论 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如愿已偿 管中窥豹 可见一般 川 平 源 厉 筹 以 斑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憎恨、憎恶) ②团结(分裂) ③亲近(疏远) ④经验(无知) ⑤具体(抽象、概括) ⑥和蔼(严厉、粗暴) ⑦拥护(反对) ⑧坚定(动摇、犹豫)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范仲淹)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4分)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怎么办?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跑。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你还算人吗?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我。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什么也别说了。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你怎么还来?\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太太说:\知道。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看得出你的心不坏。\那、那您
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
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冰心《繁星春水》_ 史铁生《我与地坛》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片段: 教学实践部分
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X)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X)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X)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X)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X)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X)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X)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X)
语法、修辞知识的名词术语不作为考试内容。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5分)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5分)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于永正《简简单单教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分析题(三) 一、设计 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教学目标: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
2、指导学生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读懂句子,理解内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教学过程: 1、看长城风光片。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听教师朗读。思考: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3、学生自学。
4、找学习伙伴交流:可交流自学情况,可朗读体现自己的感悟。 5、全班交流。重点句举例: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1)学生谈自己对长城雄伟气魄的感悟和理解。 (2)谈“巨龙”这一比喻运用的巧妙。 (3)朗读体会。(个人——集体),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情况。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来读这一句话? 2)两组交流:谈自己的处理——现场朗读。
(3)学生评价同学、教师的朗读,加深对句子中蕴涵的感情的理解。 (4)全体有感情地朗读。
6、随音乐朗诵课文,表现长城的气魄雄伟。 视觉认识:长城气魄雄伟 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口语交际训练:
《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呢? 生:我和家人在一块儿吃年夜饭。
生:我和哥哥在放美丽的烟花,满天的烟花可漂亮了。 生:我们一家人穿着新衣服到广场玩,那儿的喷泉变化可多了。
师:同学们的大年夜过得多么幸福!可是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丹麦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却光着头、赤着脚去卖火柴。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2、初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师:读了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觉得小女孩很可怜,我很同情她。
生: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对比小女孩的生活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啊。 生:我很气愤,究竟是谁让小女孩受这么多的苦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