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二单元第3讲课时跟踪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4:13: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张家口模拟)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解析:依据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知,雅典政治注重公民的城邦意识,渗透于雅典社会各方面,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A

2.(2017·洛阳模拟)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 )

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 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 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 D.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

解析:依据材料“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可以得出这一规定是为了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

答案:D

3.(2018·三明质检)按雅典城邦旧制,公民担任公职是尽义务,一律不给工资,甚至要由自己负担有关开销。伯利克里时期,首先为担任民众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均可领取津贴。城邦的这些变化表明( )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 C.古希腊城邦实行轮番而治 D.公民广泛参政有了经济保障

解析:给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就为那些没有过多财富的穷人阶层提供了进行参政的机会,为其参政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A、B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不是遭到破坏而是得到保证,故B项错误;材料与轮番而治无关,故排除C项。

答案:D

4.(2017·榆林模拟)据古代雅典著作《诉美狄阿斯》记载:美狄阿斯在公共场合同德摩斯提尼发生了争执,并打了德摩斯提尼一巴掌。对此,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 B.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C.司法诉讼彰显了公民权利 D.司法审判会主持公平正义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德摩斯提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纠纷,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故B项正确;公民争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并不一定都须通过司法解决,故A项错误;材料只说明雅典公民的法制观念,没有涉及公民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司法审判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B

5. (2017·郑州模拟)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

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

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

解析:罗马、两千年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这是因为雅典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雅典,且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产生严重的弊端,故A项正确;B、C两项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A

6.(2017·新余二模)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

A.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已经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C.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解析:材料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直接关系到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化和体系化的问题,故C项正确;在亚里士多德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已走向没落,这三个要素虽然都还存在但其组织早已不再健全,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C

7.(2017·邵阳模拟)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在该学者看来,罗马法( )

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B.渊源呈现多元性 C.主要维护平民利益 D.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解析:“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都是罗马法的来源,可见其渊源呈现多元性,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涉及,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B

8.(2017·大连模拟)《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到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B.平民的不断斗争 C.统治者价值取向变化 D.人文主义的影响

解析:从材料“到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可知到查士丁尼时期关于权利和财产问题更为重要和普遍,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A

9.(2018·烟台模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D.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内容

解析:根据材料“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可知基督教赋予婚姻神圣的意义,故D项正确;这一规定对于长期处于夫权统治下的罗马妇女而言,离婚变得更困难了,这不是保护妇女的权益,故A项错误;婚姻制度逐渐走向神圣化,故B项错误;私有财产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C项错误。

答案:D

10.(2017·汕头模拟)有学者指出,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了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权利的关系,罗马人对私法的贡献就在

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二单元第3讲课时跟踪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0p276zdb375cln2z0an3ef8l940oa007w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