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医学院(08级B)
传染病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潜伏性感染:
2 复发:
3 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
4科普利克( Koplic′s)斑
5.Pastia线:
6. 玫瑰疹 7.临床感染 8.败血症 9.被动免疫 10.伴随免疫
二、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20分)
1、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共35种。其中甲类传染病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种;乙类传染病__ _种;丙类传染病___ 种。
2、对于HBsAg、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采用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联合免疫预防措施,以减少母婴传播的危险。
3、在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中,发现了5种主要病毒,其中属于DNA病毒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RNA病毒的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4、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乙型脑炎抢救必须闯过的三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3型。
7、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8、猩红热的三大特征表现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9、水痘皮疹呈 分布,表现为多样性,具体疹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康复后常____________疤痕。
10、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流行性腮腺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有_________________者白细胞可以增高。
12、伤寒的确诊依据为________ ___和_______ ____。 13、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临床症状表现的“三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共20分) A型题(每题1分,共26分)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2、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 ) 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3、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白蛋白 D.球蛋白 E.凝血酶原活动度
4. 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HCV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血清抗HCV是有保护性的抗体
C.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黄疸发生率较乙肝肝炎高 D.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很高
E.急性丙型肝炎时不应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5. 男,20岁,1周来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尿黄,并出现黄疸。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近两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伴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肝脾未扪及,凝血酶原活动度35%,该患者的诊断首先应想到( )
A.急性肝炎 B.中毒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淤胆型肝炎 E.慢性肝炎
6.青霉素皮试阴性患者,流脑病原体治疗首选( )
A.红霉素静脉滴注 B.氯霉素静脉滴注 C.磺胺药静脉滴注 D.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E.小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7.急性菌痢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
A.痢疾杆菌所产生的溶组织酶 B.内毒素引起肠壁坏死 C.外毒素引起肠黏膜坏死 D.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固有层,引起固有层小血管痉挛,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 E.迟发型变态反应
8.夏季一患者急起剧烈腹泻,呕吐,无腹痛,大便呈米泔水样,BP70/50mmHg,大便检查:悬滴时见有穿梭运动,大便直接涂片染色,见鱼群状排列弧菌,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菌痢 B.霍乱 C.伤寒 D.肠阿米巴病 E.慢性寄生虫病
9 .确诊阿米巴痢疾依赖于( )
A.腹痛腹泻全身症状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B.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C.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夏-雷结晶 D.大便中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E.灭滴灵治疗后腹泻好转
10.猩红热的病原菌是( )
A.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B组链球菌 D.C组链球菌 E.D组链球菌
11.关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病变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B.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使皮肤发亮 C.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
D.通常一侧腮腺肿大3-4天后又累及对侧 E.腮腺管口早期有红肿
12.对于稽留高热的患儿,下列哪项对于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 A.明显的上呼吸道炎症状 B.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红肿
C.咳嗽和声音嘶哑 D.口腔颊部粘膜可见针尖样大小的白色点状粘膜斑 E.颈部淋巴结肿大
13.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直接接触与呼吸道传播 B.粪-口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动物源性接触
14关于恙虫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 B.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所致
C.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D.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 E.外斐反应阴性
15.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B.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 C.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D.传染性强 E.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
16.18岁,男,急起发病2日,于12月18日就诊,体温41℃,伴头痛、身痛,乏力,呕吐多次。体查:急性重病容,神清、颈软,胸前、腋下可见抓痕样条索状出血点,心肺正常,
9
肝于肋下1.0cm,血象:血色素170g/L,白细胞36.2×10/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
9
0.22,血小板40×10/L,尿蛋白(++++),应考虑( )
A.伤寒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急性肾小球肾炎
17.唐××,女,48岁,因发热10天入院,病程中有听力下降,表情淡漠,伴腹胀便秘,入院体查:体温39.5℃,脉搏80次/分,血压120/80mmHg,胸前可见多个充血性皮疹,肝肋
9
下1.0cm,脾未扪及。血常规:WBC3.9×10/L,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44%,血色素
9
120g/L,血小板100×10/L,肝功能中谷丙氨酸转氨酶125U/L,尿常规:蛋白质(-),请问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钩端螺旋体病 B.疟疾 C.伤寒 D.病毒性肝炎 E.恙虫病
18.高危人群出现下列情况2项或2项以上者,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下列哪项描述有误( )
A.体重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C.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D.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
19.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下列哪个流感病毒亚型所致:( )
A.H1N2 B.H2N3 C.H5N1 D.H6N2 E.H7N7
20.暴发性休克型流脑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呕吐 B.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 C.皮肤淤点.淤斑迅速增多并融合成片甚至坏死
D.循环衰竭 E.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四、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者标记“T”,错误者标记“F”)
1.皮疹吸出液涂片染色检查发现革兰阳性双球菌对流脑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 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是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感染后有免疫及有临床特征.( )
3.乙型脑炎高热的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使肛温控制在38℃左右,物理降温的方法主要是冰。( )
4.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入移行期后,症状既有改善,升高的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就恢复。( )
5.AIDS的高危人群为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 ) 6.肥达反应的“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诊为阳性,有确定诊断价值。( )
7.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感染中毒症状:畏寒、发热以及肠道症状:腹痛、以及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
8.暴发型霍乱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症状不明显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
9.出血热病人出现少尿时就立即控制入量。( ) 10.由于HBV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所以组织学也正常。( )
11.ALT在80IU以下或者正常的慢性乙肝,只要肝活检在G2以上,就可以抗病毒治疗.( ) 12.伤寒病人通过抗感染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升高,叫做再燃.( ) 13.血吸虫的组织损伤是由尾蚴引起的.( )
14.HIV除了感染CD4+淋巴细胞外,还可感染其他细胞。( ) 15.水痘病人,都可以用激素。( )
16.高黄疸病人,PT时间延长,就可以诊断为重症肝炎。( ) 17.猩红热病原体属于链球菌( )
18.出血热病人进入多尿期,可以出现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 )
19.对于尚无特效防治手段的传染病,控制传染源可以有效防止和减缓该传染病的流行。( )
20.血吸虫肝硬化是坏死后肝硬化。( )
五、简答/病历分析题(4问共20分)
1.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诊( 6分 )
2..病历分析
周某,男39岁,发热4天,无尿1天,于2月16日入院。患者于2月12日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39℃,伴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经青霉素及退热药治疗,病情无好转,
9
15日晨上厕所时昏倒,即送当地县医院,当时BP60/40mmHg,WBC19×10/L,N0.87,L0.13,拟诊为“败血症”,给予青霉素及卡那霉素并用升压药后血压回升,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未解出小便,以“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转入我院治疗。既往体健,当地有类似病患者。体查:体温37.2℃,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86mmHg,重病容,神志尚清,胸前可见数个皮疹,压之不褪色,手臂及臀部注射处有多处成片瘀斑,双肺清晰,双结合膜充血,颈软,心率102次/分,律齐,腹部轻压痛、反跳痛,肝肋下1.0CM,质中等,脾未扪
9
及,克、布氏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色素132g/L,白细胞24×10/L,中性粒细
9
胞0.79,淋巴细胞0.15,异淋0.06;血小板50×10/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2/HP.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问题:
(1) 本病例应诊断什么疾病?有哪些诊断依据?( 5分 ) (2) 应与哪些疾病鉴别? ( 4分 ) (3) 治疗原则有哪些? ( 5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