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理想环境容量
一维模型
COD属于可降解污染物用一维模型计算理想环境容量,对于点源排放,令混合后水质浓度C等于水质标准CS,由下式可计算河流的允许纳污量:
其中:WC-允许排污量,即为理想环境容量,t/a;
u—设计流速,m/s;
X—排污口到控制断面的距离,km;
K—污染物降解系数,d-1;
Cs-控制断面处水质标准,mg/L;
QP-污水流量,m3/s;
Qh-河流设计流量,m3/s;
Ch-上游来水浓度,mg/L;
模型参数的确定
(1)河流设计流量Qh
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指南》的要求,河水设计流量选择30Q10(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流量条件。根据2008年1月实测资料,Qh为24.27 m3/s~14.72 m3/s。
设计流量按平水期14.72 m3/s和枯水期8.83 m3/s(14.72 m3/s的60%)这两种情景进行环境容量的预测。
(2)河流设计流速ux
实测流速为0.16 m /s。若设计流量按14.72 m3/s和8.83 m3/s计。依公式
计算,其中S为断面平均面积,可得河流设计流速ux为0.12m/s~0.072 m/s。
(3)污水流量QP
取1.2m3/s。
(4)上游来水浓度Ch
CODMn Ch值为 3.2 mg/L ;依据老县河CODMn和CODcr的相关模型,转换为CODcr Ch值为 10.68 mg/L。
(5)排污口距控制断面的距离x
根据控制单元的选取,分别按3 km、4km、5km进行环境容量的计算。
(6)控制断面处水质标准Cs
按控制断面达地表水Ⅲ类水功能要求计,CODcr取值为20mg/L。
(7)污染物降解系数K
K值:CODcr: 0.22~0.30 /d , 平均值为0.26 /d
取K值为0.22和0.24进行计算。
不同水期、K值、控制断面的理想环境容量
根据COD的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出不同水文条件、不同K值和不同控制断面时的理想环境容量,见下表。
表1理想环境容量(平水期) COD理想环境容量(t/a) 控制单元长度 KCOD(d-1) 3km 0.22 0.24 表2理想环境容量(枯水期) COD理想环境容量(t/a) 控制单元长度 KCOD(d-1) 3km 0.22 0.24 COD理想环境容量
不同水期、K值、控制断面的实际环境容量
面源污染物排入量
4km 5km 4km 5k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