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间地貌形态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地形平缓,地表水不发育,一般标高在9.4m~11.5m之间,线路在城市道路附近分布。广州位于华南褶皱系(一级单元),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二级单元),粤中拗陷带(三级单元)的中部。广从、瘦狗岭、广三断裂是本区构造的基本骨架,主要以广从断裂和瘦狗岭断裂为界线分成四个构造区:增城凸起,广花凹陷,东莞盆地,三水断裂盆地。本标段位于广从断裂以东,瘦狗岭断裂以南的构造区,在东西向增城凸起的西部,主体构造呈东西向,由早古生代变质岩中的东西向片理、片麻理及其一系列不对称褶皱,东西向的瘦狗岭断裂以及控制萝岗岩体入侵的东西向构造带组成。
本标段沿线地貌上属平原地貌,场地存在软土地层和可液化土地层,场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本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值0.35s,建筑物应按有关规定抗震设防。
车站及区间沿线地层可分为:人工填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粘土、砂等),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淤泥层、淤泥质土层、粉细砂层、中粗砂层、粉质粘土层),残积土层(由白垩系碎屑岩和震旦系的混合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砂质粘性土),红层(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风化带等。
(1)车站地质情况
庙头站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Q)和震旦系(Pz1)地层,本站址范围内主要有填土层、淤泥层、粘性土层、砂土层以及变质岩岩层。庙头站地层统计见图2-7。
夏园站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填土层、淤泥层、粘性土层、砂土层以及变质岩岩层。车站地层情况统计见图2-8。
<1>人工填土19!%4%<2-2>粉细砂<2-3>中粗砂<2-4>粉质粘土5%3H%<5Z-2>混合花岗岩硬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6Z>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图2-8 夏园站地层统计饼状图
(2)盾构隧道地质情况
本标段区间沿线地形较为平坦,上覆土为第四系人工填土以及砂层,局部含淤泥层,下卧基岩,主要地层:<1>、<2-1B>、<2-3>、<2-4>、<5-N2>、<5-Z2>、<6Z>、<6>、<7Z>、<7>、<8Z>,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6Z>、<6>、<7Z>、<7>、<8Z>,局部穿越<9>地层,地下水丰富。区间隧道盾构穿越地层情况见表2-4及图2-9。
表1-3-2区间隧道穿越地层统计表 左/右线 里程范围 YCK45+527~YCK45+734 YCK45+734~YCK45+896 YCK45+896~YCK45+976 YCK45+976~YCK46+031 YCK46+031~YCK46+088 YCK46+088~YCK46+207 右线 YCK46+207~YCK46+293 YCK46+293~YCK46+430 YCK46+430~YCK46+456 YCK46+456~YCK47+019 YCK47+019~YCK47+056 YCK47+056~YCK47+246 86 137 26 563 37 190 <7> <7>、<8> <8>、<9> <7>、<8> <7>、<8>、<9> <6>、<7> 长度(m) 207 162 80 55 57 119 穿越地层 <6Z>、<7Z>、<8Z> <6Z>、<7Z> <7Z>、<8Z> <7Z> <8Z> <7Z>、<8Z>
YCK47+246~YCK47+287 YCK47+287~YCK47+339 YCK47+339~YCK47+417 ZCK45+527~ZCK45+550 ZCK45+550~ZCK45+976 ZCK45+976~ZCK46+031 ZCK46+031~ZCK46+088 ZCK46+088~ZCK46+170 ZCK46+170~ZCK46+245 左线 ZCK46+245~ZCK46+283 ZCK46+283~ZCK46+905 ZCK46+905~ZCK46+948 ZCK46+948~ZCK47+242 ZCK47+242~ZCK47+259 ZCK47+259~ZCK47+417 41 52 77 23 426 65 47 82 75 38 622 43 294 17 58 <5N-2>、<6>、<7> <6>、<7> <2-3>、<5Z-2>、<6Z> <5Z-2>、<6Z> <6Z>、<7Z>、<8Z> <7Z> <8Z> <6Z>、<7Z> <7> <8>、<9> <7>、<8> <7>、<8>、<9> <6>、<7>、<8> <5N-2>、<6>、<7> <5Z-2>、<6Z> (二)水文地质
本标段处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下游地段,线路浅部主要地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地下水位较浅,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藏变化不大,稳定水位埋深为0.80m~3.90m,平均埋深为2.51m,标高为5.47m~10.04m,平均标高为7.85m。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每年5~10月为雨季,大气降水充沛,水位会明显上升,而在冬季因降水减少,地下水位会有所下降,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00m~2.50m。
本区段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和相对隔水层三个类型。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海陆交互相淤泥质砂层中,在松散填土之中亦有少量第四系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的上部常有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覆盖,因此,第四系孔隙水具有一定
的承压性;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地下水的赋存不均一,含水层无明确界限,埋深和厚度很不稳定,其透水性主要取决于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含泥量。风化程度越高、裂隙充填程度越大,渗透系数则越低,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海陆相交互相淤泥、淤泥质土、海陆交互相粘性土、残积粘性土、基岩全风化为相对隔水层。根据勘察地下水水质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地段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3.5工程施工条件
(一)气象条件
广州市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四季树木常绿。年平均气温在21.4~21.9℃之间,年降水量在1612~1909mm之间,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每年5~10月是广州市的台风季节,其中7、8、9三个月是台风活动的盛期。
(二)周边条件
庙头站位于107国道南侧,南海神庙的北侧,沿规划路107国道呈东西走向;该站址大多处于南海神庙所辖范围,站址沿黄埔东路呈近东西向展布,周边较开阔,地面环境条件相对简单,车站范围地下管线分布较少。庙头站周边环境见图2-10。
庙头综合市场 庙头医院及庙头幼儿园
农业银行及商住楼 南海神庙内人工湖
【庙头站~夏园站】盾构区间起于庙头站,顺107国道道路向东行进,下穿三座BRT车站、一座除灰管道立交桥及一架空管线群(石油管道),止于丽星酒店附近的夏园站。地面环境复杂,地处交通主干道,线路处于国道及其两侧商业店铺地面之下,地下管线复杂,纵横密布,埋深不一。周边环境见图2-11。
107国道 人行立交桥及BRT站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