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质量要求 5.2.1主控项目
5.2.1.1压实系数:素土不得小于0.95,2:8灰土不得小于0.95。
5.2.2一般项目
5.2.2.1分层厚度及含水量:每层回填厚度不得超过300mm,含水量在10%左右;
5.2.2.2表面平整度(mm)
5.3工艺流程
基底清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至计划高程 5.4操作工艺
5.4.1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
5.4.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在与浅基坑一起夯填。分段夯填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槎距离不小于1.0m。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
5.4.3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5.4.4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管道下方若夯填部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5.4.5地下车库顶板土方回填。
5.5注意事项:
5.5.1施工时基础墙体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
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5.5.2现场道路进行硬化,设专人撒水清扫。运土车辆须在冲洗池进行冲洗并由专人清扫轮胎后方可驶出现场,运土车辆运输过程中须覆盖严实,严禁遗撒。
5.5.3 技术交底,管理层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层的技术人员和主要岗位上的工人进行交底,要落实到人,建立技术管理责任制;
5.54施工单位必须编制地基土回填的施工流程图,分段分层及各段之间
搭接处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5.5.5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到人,要有具体的技术措施,对地基土回填质量必须竖立高度的责任心;
5.5.6主要施工设备,必须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机械状态要完好,配件要充足,维修人员到位;
5.5.7控制含水量,填土运到现场后,应进行含水量测试,含水量应控制在ω
op士
2%左右为宜,(ωop一最优含水量)。如果土中含水量不符合设计要求,不能
用于回填,必须在工作面外调整好后方可允许运到现场,施工现场土层面上严禁洒水。
5.5.8控制铺土厚度,保证压实遍数,对压实过程中产生起皮或橡皮土,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报监理王程师审查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
6、质量控制措施
6.1对见证试验室进行考察,见证试验室必须具备国家认证的资质; 6.2工地试验室,责任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试验设备要经过标定,酒精纯度必须符合国家相应规范规定要求;
6.3施工机械设备,必须是试验段采用过的设备,设备应有备用,施工中的设备不应随便改换,如改换设备必须经过监理批准并且重新进行试验;
6.4监理加强现场巡视,凡是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试验段的施工工艺,都应及时纠正,以设计要求的标准和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检查,要求管理层和作业层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必须接受检查;
6.5重要部位或施工段进行旁站,监督现场施工;
6.6见证取样,凡发现现场施工不符合设计和相应规范要求的地方或部位,监理有权令其施工单位取样并保护好样品,送见证试验室试验,见证总数不超过按规定取样总数15%。
6.7报验检查,凡是报验检查的项目,施工单位必须先自检,对重要部位或区段,各级技术负责人都必须认真审查后再签字;
6.8报验后,经监理检查凡是不合格项签发不合格项通知单,令其整改后再报;对于较为严重的不合格项,发监理通知,限期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后,进行施工;对严重不合格项,则发暂停施工令,令其找出发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对其责任人应进行处分教育,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施工方案,由设计和监理一起审核确定,并报甲方后,可继续施工,停工造成的一切损失由造成质量事故一方负责;
6.9对于总包方中,管理层人员多次不服从监理管理和监督人员,监理可向甲方建议撤换总包方管理人员,对于分包方作业层不合格管理人员,监理部可以命令其退场,造成的损失由总包方负责,并将退场的人员报告给甲方备案。
7 、回填土旁站要点
7.1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掌握了技术交底的要求; 7.2运进在施工作面现场的土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3铺土厚度,撒土方法;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 7.4检查辗出遍数?压实程度以及橡皮土发生的部位; 7.5机械行走压实的程序和流程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7.6雨季施工措施是否落实,雨后土层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7.7现场取样方法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执行;
7.8 对于旁站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性施工质量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写出,旁站记录。施工单位改进措施,都应记录在案,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施工质量事故,比如大面积严重的橡皮土发生,监理工程师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写书面报告,说明事故产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报项目监理部批准后方可实施,并对实施后的施工质量进行再次报验,直至合格。
8、回填土验收
8.1检验批的划分,原则上以施工流水段和施工工序进行划分;每一层做一个验收批,对一个检验批应附预检记录和击实试验报告,进行报验。
8.1.1预检记录:即在施工工作面上,铺平一层土后,并拣出大于10cm的粘土块,自检合格后,报项目监理部。监理工程师收到预检记录后,到工作面上挖一定数量的坑(挖坑数量视工作面大小而定,坑的面积1.0m×1.0m,深度直到前一层顶面),将坑内土全部挖出,并从中拣出大于10cm的粘土块,拣出的粘土块体积应小于坑内挖出土总体积的8%。如果规定的几个坑仅有10%的坑粘土块不达标,可以将部分土坑周围的土翻起,拣出大于10cm的粘土块,监理工程师同意进入下道工序。
8.1.2检验批报验,辗压自检合格后,填写检验批报验表,报监理部。所谓自检合格,就是土层压实后,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检验数量、检验点布置和检验方法,本工程中主要是用环刀法取样,土样用酒精烧法进行,对于出现局部不合格的点,应进行翻晒处理,全部合格方可允许施工方应进行检验批报验,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查验并核实全部试验资料,合格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即回填上层土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回填土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填不合格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应认真分析,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处理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9、施工质量检查
9.1 施工质量检查必须分层检查,应在每层土压实系数合格后方可铺填上层土。
9.2检查方法主要用环刀法,取样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要求进行。
9.3监理工程师对可疑点或用环刀取样试验不合格点,可以用轻便触探进行复查。
9.4大面积地基土回填的检测方法和评价,除应遵守相应规范规定外,还应严格按地基土回填设计要求进行。
9.5由于本工程为高级乡间别墅,回填土的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检验人员必须由专职的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试验应由专门试验室进行。
9.6取样数量,填土面积在1000m2以上的,每100m2至少取1点,300m2
以上的,每300m2至少取1点,取样深度位于每层土厚度的2/3处。
9.7回填土达到设计标高之后,进行现场压板试验,以确定回填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压板试验数量,原则上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要求进行。也可以由监理、甲方、设计共同商定。
土方开挖及回填雨季安全施工措施
一、雨期施工人员管理职责
(1)由项目经理统一协调指挥,遇险情及时出动,使险情抑制在萌发阶段。
(2)值班人员加强对气象资料的收集工作,每日上班后、下班前及时掌握气象预报情况,便于采取措施,做好防暴雨工作。
(3)在夜间如发生暴雨或风暴遇到险情时,有值班人员管理人员,并召集人员,以最短时间投入到抢险工作。
(4)对雨施所需材料,机具逐一落实。
(5)对基坑边坡进行检查,每日上下班时各检查一次。同时,大雨过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生边坡裂缝增大,应立即通知停工,将人员撤离出危险区域,并派专人对边坡进行加固。
二、土雨季施工措施 1、土方开挖
1.1雨季进行土方与基础工程时,各施工单位要妥善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技术质量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土方开挖前备好水泵。
1.2 雨季施工,人工或机械挖土时,必须严格按规定放坡,坡度应比平常施工时适当放缓,多备塑料布覆盖,必要时采取边坡喷砼保护。地基验槽时节,基坑及边坡一起检验,基坑上口3m范围内不得有堆放物和弃土,基坑(槽)挖完后及时组织打砼垫层,基坑周围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保护排水畅通。
1.3 施工道路距基坑口不得小于5m。
1.4 坑内施工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裂缝和塌方及时组织撤离,采取加固措施并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1.5基坑开挖时,应沿基坑边做小土堤,并在基坑四周设集水坑或排水沟,防止地面水灌入基坑。受水浸基坑打垫层前应将稀泥除净方可进行施工。
1.6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雨前应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