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枪杀案评论
前几天一件震惊世界的消息从美国传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学14日发生枪击案,造成至少28名人员丧生的重大伤亡,其中大多数是5到10岁的儿童。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案之一。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知道在美国,美国公民是可以合法持有枪支的。那么美国人为什么能够自由持枪呢?其实美国人视枪如生命般重要,恰是为了抵抗暴力。早在独立战争时,争取自由的美国人就懂得,公民持枪是对抗暴政、捍卫公民权的最后依仗。用鲜血换来自由的建国先驱们,深刻认识到“人民有推翻暴政的自由”之重要性。所以在随后的宪法修正案中,专门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尽管已经有宪法条文明确了公民的各项自由,但在美国人心里,这些都还不足以保证一个政府不会变坏。因此,个人拥有枪支武器,是保卫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
根据一项调查,美国枪支暴力居发达国家之首。人口3亿的美国民间拥有2.5亿多支枪支,每年有3万多人死于枪口下,20万人因枪支暴力受伤。面对枪击惨案频频发生,无论总统、议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人生命都有可能面临威胁。
然而大规模枪击事件时有发生,美国公众是否对合法持枪表示怀疑呢?事实上,枪击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公众对枪支法的看法。美国
公众更多地认为,这些枪击案为“孤立的事件”,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科罗拉多州图森市的一家影院发生重大枪击案后,根据皮尤中心所作的调查,67%的公众表示,这不是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的证据,只是孤立的行为。2000年至2011年,美国受访者普遍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执行现有的法律,而不是通过新的法律以减少。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中有一种趋势,基于个人权利的观点总是胜过提倡社会责任的呼吁。这种趋势是美国人的生活中固有的。人们日益增强的个人主义,以及倡导权利的讨论战胜了其他形式的道德和政治观点。所以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很难与公众的言论比拟,所以禁枪还要从公众做起。
由于这起枪杀案的独特性质——死伤主体为学校中的小学生,全美各地不少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处于在恐慌和焦虑中。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任命副总统约瑟夫研究控枪对策,后者预计明年1月提出建议,供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阐述。于此同时,学生家长难以等待,把目光投向厂家热卖的防弹背包,以期遭遇极端情况时有所依托。据公司老板介绍,自纽敦悲剧以来,销售量是先前的10倍。更加严重的是,不少美国中小学生患上枪杀后遗症,带枪上学自卫,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
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想想枪支的禁止真的有想象中重要吗?同在一个星期内,我国河南发生了菜刀砍人事件,同样死伤严重,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菜刀和枪支一样都可以作为杀人工具,我国虽然禁
止了枪支杀人,却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枪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激动杀人提供了便利,即人们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如果随身携带了枪支,有可能增加了伤人甚至杀人的几率。然而我想更多的在于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又受社会氛围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因而“禁枪强刀”不如“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阻止悲剧再次发生。
此次枪杀案的犯罪嫌疑人的母亲正是事件所在小学的老师,目前调查结果指向,嫌疑人是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的能力,这种说法刚刚听到时,确实很骇人听闻,但仔细想想每件事情都有其发生的必然性和可究性,嫌疑人曾是三好学生,但是内向抑郁,没有得到好的开导和关怀,酿成了今天的悲剧。其实,现在很多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也都有据可究,有些人是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有些则是在成长过程中没能得到该有的社会关怀和正确的引导。因而,我们不仅应该大力推进教育,还应该发挥社会关怀,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减少悲剧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