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51: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各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一二部 杨华忠

【课前预习】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这是由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多层次、发展不平衡) (4)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实践证明,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前提:公有制。尺度:劳动者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对象:个人消费品。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农村集体经济联产承包条件下的分配也属此列。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物质条件)。(生产决定分配)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 ②意义(见教材) 注意: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说法不对。

【课文导读】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____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必然实行___为主体、____并存的分配制度。

2、____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

1

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____,激励____,提高____,从而____。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____的根本否定,是____和____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____、____的社会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按____分配和____分配。

6、生产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7、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____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____,对____、____、____、创造的尊重。

运筹帷幄:网络构建

【自主探究】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忙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的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出一倍。 探究活动题:

1、小吴的爸爸、姑姑主要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为什么? 2、小吴的二叔、三叔主要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为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2

【课堂检测】

1.在我国现阶段,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有( ) A.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三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D.企业承包经营者的年薪 2.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有:( )

①某私企老板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 ②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 ④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 ⑤某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资料而取得的收入 ⑥小张在国企工作,月工资为2000元 ⑦小王将1万元存银行,1年后获利息189元 ⑧某独资企业的董事长获得企业税后利润50万元 ⑨张某将自己闲置的店面租给他人开服装店,每月收500元租金

A.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⑦⑧⑨ C.①③④⑤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 决定的。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劳动性质和特点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4.现阶段,我国之所以要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这是因为( ) ①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②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的平等地位 ③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不高 ④劳动仍是谋生手段,而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巩固检测】

1、在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管理要素分配 C、按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3、下列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它只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 ②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方式 ③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④它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人和合法的非劳动收人,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人包括

①国有企业职工所获得的奖金收人 ②个体工商户的收人

③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人 ④银行存款、购买债券、投资股市获得的收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3

5、我们积极完善按劳分配机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它有利于

A.实现社会公平 B.体现平均分配 C.提高经济效率 D.防止两极分化 6、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一系列政策。这表明

A.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率问题。 B.社会主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有效调控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7、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A.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对立方面已经消失

B.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都以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兼顾社会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基础,提高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某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税后收入如下表(单位:元) 房屋技术合年份 工资 奖金 股息 出租 入股 计 1252007 7000 2500 1000 2000 0 00 1652008 7500 3000 500 2500 3000 00 8、材料中的分配方式不包括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9、该材料说明

①个人收入与其投人的生产要素有关 ②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个人收入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量相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某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该企业技术员张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获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发明的技术专利投入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3 200元,张某的年工资收入22 000元,岗位津贴800元,奖金14 000元。

结合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张某的年终所得中,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多少? (2)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种收入方式存在的合理性。

4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176f6xbzf3uh245bmm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