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的中小地主阶级及属于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但不包括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如汪精卫集团。
此题要求考生懂得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产阶级的组成及其特性,了解抗战时期各阶级对抗 战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特点。
26 答案:政府在经营性的经济活动中,既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又负责经济的调 控扮演“裁判员”的角色,这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重大弊端之一。(1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运动员”;政府是宏观 调控的主体,承担宏观调控的职能,当市场经济活动的“裁判员”。政府一般不应直接从事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当“运动员”的角色。(3分)实行政企分开,改变政府在生产经营 活动中的双重身份,是增强企业活力,搞好宏观调控的关键。(1分)
解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即扮演“运动员”的角色,又扮演“裁判员” 的角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只能充当“裁判员”。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 观主体,是“运动员”,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五、论述题
27 答案: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 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 理,提 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4 分)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 要求办事。(1分)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 值规律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 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个 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充满生机,求得自身的 生存和发展。(5分)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对我国企 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该题首先应阐明价值规律及其三个基本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两点 :一是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为什么也要按价值规律要求办事;二是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中遵循价 值规律的现实做法。
28 答案:(1)明确回答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2分)
(2)准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 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对此加以简要论述。(4分)
(3)明确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对此加以简要论述。(3分)
(4)较好地回答科学解决“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 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分)
解析:1要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关键,是正 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 求,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只有搞清“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才 能确定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六、材料题
29 答案:(1)三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 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3分)
(2)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 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恩格斯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 现的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也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现真 理的历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和不断证伪的过程。(4分) (3)波普尔着眼于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科学的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研 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是有启发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 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以致从片面真理引出错误结论。 (3分)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说明科学发展史上的真理与谬误问题。 与上一道材料题不同,该题没有导语,只有材料和提问两部分组成。没有导语的材料题,其 答题范围和方向往往只能在材料(包括材料出处)或提问中细心找寻,有时还要进行一定的归 纳 和总结。否则,就把握不到该题的出题意图。就这道材料题来说,虽然前面没有导语,但材 料本身特别是在提问里,可以发现是紧紧围绕科学理论发展中真理与谬误问题而展开有。一 旦捕捉到这一有用信息,就可以循着这一思路去阅读材料、思考答案。
30 答案:(1)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反对清朝的贵族统治,建立汉人当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权主 义的中心思想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中心思想 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贫富分化与对立。(3分)
(2)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民权 主义进一步提出了普遍平等的民权的主张;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提出了解 决办法。(3分)。 (3)因为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2分)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不仅有民主革命的纲领,而且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2分)
解析:此题比较容易,凡是学过中国革命史的同学,都能较准确地回答出新、旧三民主义基本内容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异同之点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等问题,加之 是材料题,还可弥补记忆可能有误或一时忘记的不足。
材料1,说的是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是反对满族的贵族统治,建立汉民族的国 家;民权主义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通过核定 地价的办法实行平均地权。
材料2,说的是新三民主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 增 加了普遍平等的民权内容,即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民生主义 ,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即“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材料3,说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通 过劳农专政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 封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此民主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又基本相同,不同之点在于 有无实现共产主义之最高纲领。正因为有相同之处,故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