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高考全国 1 卷
本试卷共 10 页, 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 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 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 为谁立言, 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
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 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 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 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 有许多作家、 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 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 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 它甚至 远远走到了小
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个日新 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 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 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 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 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 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 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 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 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 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 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在7新0中周国成立
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 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 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 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 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 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 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 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 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 都和某 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 情感共同体的, 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 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 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 一个普普通的劳动者, 或许并不是我们的 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 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 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 够不够的问题, 而是好 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
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的一部分,但是, 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 为美好生活、 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 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 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 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 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 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 积极投身于人们 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 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 民为中心。 B.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 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 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 和消费需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 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 经验的总结。 C.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 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 的根本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 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 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 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 .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 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 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 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 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 它涉及 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 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 是为了消除正 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 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 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 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 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 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 00),计算
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 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
见下表: 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 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倍数 温度() 35 25 15
一年平均湿度(%) 70 0.14 0.74 2.74 50 0.19 1.00 5.81 30 0.30 1.56 9.05 10 0.68 3.57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 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 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 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 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 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 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1 )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
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 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 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根据 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 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 液去酸法比较好, 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 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 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 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 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 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 但纸浆补书机也有其不足, 如对书 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