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按CFR条件成交的双方,风险与费用的划分点均在装运港船舷。
5 在CFR条件下,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必须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手续,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坏或灭失,是由于卖方未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不能以风险在船舷转移为由免除责任。
6我某公司以CFR贸易术语出口一批货物,由于船只在运输途中搁浅,使部分货物遭受损失,我方不承担责任。
7 按一般惯例,凡是FOB后面未加“理舱”或“平舱”字样,则由买方负担理舱或平舱费用。
8我方按CIF从英国购买一批机器,装运港为伦敦,目的港为上海,可见交货地点为伦敦。
9 FAS与FOB有不少相同点,其中之一是卖方都要承担货物的装船费用。
10 如果买方想采用铁路运输,愿意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并承担其中的费用,买方可以采用FCA贸易术语。
11买方采用FOB条件进口散装小麦,货物用程租船运输,若买方不愿承担理舱费用,可用 FOB Stowed变形。
12 FCA、CPT、CIP三种贸易术语中,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FCA最小,CPT其次,CIP 最大。
13 我方按FOB旧金山从美国购进一批小麦,卖方理所当然应将货物装到旧金山港口的船 上。
14 采用CFR、CIF术语成交,合同中规定装运期或交货期;而采用CPT、CIP术语,合同中不但规定装运期,还要规定货物达到目的地的期限。
15 EXW术语是买方承担责任、费用和风险最小的术语。
四、简答及案例题
1 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有什么作用?
2 请指出FOB、CFR和CIF的相同点和区别。 3 如何理解CFR条件下装船通知的重要性?
4 有关贸易术语的主要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区别?
5 A公司(卖方)与美国B公司按照FOB条件签订了一笔化工原料的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品质良好,符合合同的规定。货到目的港,买方提货后进行检验,发现部分货物
结块,品质发生变化。经调查确认,原因是货物包装不良,在运输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原颗粒状的原料结成硬块。于是,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但卖方指出,货物装船前是合格的,品质变化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在越过船舷之后发生的,按照《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其后果应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拒绝赔偿。你认为此争议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6 上海兴发公司按FOB条件向美国B公司购买一批大宗商品,双方约定的装船期限为8月份。后因上海兴发公司租船困难,接运货物的船舶不能按时到港接运货物,出现较长时期的货等船情况。B公司便以此为由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你认为,B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