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四是招商引资和“双转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主题主线,建设幸福云浮
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是市委一项重大工作。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已经形成了市委“十二五”《建议》稿,提交这次全会审议。黄强同志将对《建议》稿作说明,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思考,提出意见,修改完善好《建议》稿。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市政府要根据《建议》编制《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各县(市、区),各市直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并做好各地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下面,我就“十二五”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强调几点意见。
(一)科学把握发展形势。肩负新的使命,我们只有科学把握形势,深刻认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才能有效驾驭复杂局面,掌握工作主动权,切实增强“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中央和省委对于“十二五”时期的国内外形势作出了科学分析和判断,指出“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推动科学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云浮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面临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严峻挑战。国际上,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全球经济协调合作存在诸多障碍。国内,今年中央明确要实行稳健货币政策,总的取向是收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也相对前两年减弱,而且估计这种趋势的宏观政策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内部政策和外部需求双重趋紧,对云浮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另一方面,受到云浮自身条件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为落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化程度不高、可开发资源未能较好转化为经
济发展优势。加之目前环境、资源等硬约束不断增强、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压力明显加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准确把握形势和认清自己的优势。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从来都是矛盾共存、相互转换的,关键是如何正确把握和驾驭。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政策调整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推进所形成的增长动力,我省全面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双转移”所创造的机遇条件,尤其是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游戏规则”的变化,促使云浮的后发优势有可能转化为发展优势。因此,面对变化的新形势,我们既要看到不利因素,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善于在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机遇,善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营造优势,努力激发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化挑战为机遇,化劣势为优势,在破解难题中奋力开创云浮发展新局面。
(二)科学把握“幸福云浮”的内涵要求。省委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体现了时代要求与广东特色的统一。市委认为,落实省委提出的目标任务,推进云浮“十二五”发展的核心就是“把握主题主线、建设幸福云浮”。我们所有的发展,最终的目标就是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让民众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幸福。我们必须看到,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更加注重体面、尊严和高质量生活,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声和价值追求。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推进发展与增进福祉统一起来,努力建设幸福云浮。这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对此,全市上下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自觉。
把握主题主线、建设幸福云浮,既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发展与人文发展的统一,又体现了发展路径方向与发展价值取向的统一,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有机整体。把握主题主线是手段,建设幸福云浮是目的。建设幸福云浮,就是要把握主题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夯实物质基础。建设幸福云浮,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乡,保障人民权益,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改善社会治安,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幸福云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幸福云浮这一核心任务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并贯彻落实到制定“十二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中去,贯彻落实到开展“十二五”发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幸福云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真干实干善干,把这个美好愿景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过上好日子,持续增进幸福感。
(三)科学把握关系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把握发展主题主线,建设幸福云浮,必须解放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就是要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生活。因此,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云浮来说,以人为本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幸福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当前云浮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充分。发展是当务之急,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云浮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市委《建议》稿将“十二五”期间全市
GDP年均增长目标定为15%左右,就是要推进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后发是云浮的最大优势。我们现在的后发优势主要是不走传统发展模式的老路,追求怎么“好”,这与追求怎么“快”是不矛盾的。当然,如果这个“快”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环境和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换来的,那么,这样的“快”,绝非我们所追求,也是不可持续的,群众也不会得到幸福。我们必须坚持“好”字当先,“快”在其中,要在保证“好”的前提下追求“快”,在坚持“好”的前提下能走多“快”就多“快”,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第二,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市作为全省的重点发展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挥后发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努力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创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第三,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城乡共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云浮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云浮来说,我们的特色在于“农村”。云浮“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60%,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村工作基础较好。云浮的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都相对比较低,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工业反哺农村,也不能只依靠城市支持农村,必须走符合云浮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就是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新格局,增创城乡统筹发展新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