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专练九 以江苏为背景的综合题
1.(2018·南京、淮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达国家对机场周边研究和开发实践较早,普遍认为未来空港经济发展将对产业区设计以及城市和大都市区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空港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临空产业泛指以利用机场资源为主要目的,布局于机场周边的多种产业,强临空企业是其中与机场关系更紧密的企业。 材料二 江苏与上海机场分布图。
材料三 表1和表2。
表1 2013年苏沪主要空港经济区面积及产业比较
机场名称 空间半径(km) 经济区面积(km) 企业数量 上海浦东 南京禄口 无锡苏南
表2 空港经济区发育的空间与产业阶段特征
发育准备阶段 要素 完全扩张至空港周围开始从紧邻机场地区空间机场区 范围 地区 交通走廊沿线扩张 范围 产业发育
2临空企业比(%) 24.2 24.7 15.5 强临空企业比例(%) 19.2 4.6 5.3 6.5 2.3 7.2 123.5 28.4 195.6 884 328 5225 起步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机场区、紧邻机场向空港相邻地区或者6 km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机场区外围的临空临空产业开始在紧邻机场地区出现并运输业规模扩张明显,运输业比重稳定在临空制造业、服务业份20%左右,临空制造业 2019年 产业尚未形成 形成一定集聚,但全区产业构成不具备空港特色,无临空指向的制造业占绝对优势 额上升,但服务业构成传统,传统制造业比重下降 在全区占据重要地位,现代服务业发育
(1)目前除扬州泰州共用机场外,江苏省内大部分地级市都有机场,请列出现在没有机场的地级市。
区域 苏南 苏北
(2)分析空港经济区企业集聚的主要优势。
(3)分析上海强临空企业比例明显高于南京和无锡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空港经济区目前发展处于________阶段,请你分析南京空港经济区进一步发展对当地的意义。
答案 (1)苏南:苏州、镇江 苏北:宿迁
(2)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规模效益。
(3)产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政策支持;交通更为便捷;机场建设早,航线多,对外联系更为便捷。
(4)成长 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为发展该地区经济,振兴苏北,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2017年部分重大实施项目分布示意图(创新载体项目包括研发平台和科创园区)。
没有机场分布的地级市
2019年
(1)图示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项目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故道由西到东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淮安、盐城四市,其沿线水资源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来过境水和人工引水等。 (3)江苏省统一规划和实施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 科技(智力、人才) 产业基础(生产协作条件) 资本(或资金) (2)徐州 宿迁 大气降水 地下水 河湖水 (3)有利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综合开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解析 (1)由图可知,江苏南部地区创新载体分布密集,数量多,影响创新载体的主要因素是科技和人才,此外,还有资金、创新环境、产业基础等。(2)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气降水,尤其是雨水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此外,湖泊水、地下水与河流有相互补给的关系。(3)本题主要应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效益解答。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生态指数能反映各区域生态的完整性、重要性及自然性的大小。指数值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图1为江苏省生态指数分布图。
2019年
材料二 《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太湖流域湿地区、长江沿江湿地区、淮河流域湿地区和滨海湿地区的保护任务。图2为江苏省主要湖泊分布示意图。
(1)对江苏省生态指数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南高于苏北 C.沿江高于沿海
B.苏中高于苏东 D.盐城高于南通
(2)图1中A、B地处江苏的南北,分析A、B两地区的区域差异及区际联系。
地形区 耕地类型 产业转移方向 A地区 B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2019年 人口主要流动方向 由A流动到B (3)邻近上海的太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其水稻种植面积却逐渐减少,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据材料二分析,江苏湖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给出保护和修复湿地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华北平原 旱地 水田 由B到A
(3)工业化发展,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化发展大量占用耕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主要分布于西部;自北向南都有分布(或南北都有分布) 退耕还湖(湿);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排放;合理使用水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入《湿地公约》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解析 (1)据图中生态指数分布可知,苏南低于苏北,A错误;苏中低于苏东,B错误;沿江低于沿海,C错误;盐城高于南通,故选D。(2)区域差异比较,A位于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形区为华北平原;耕地类型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产业转移方向是由发达地区转向欠发达地区,故由B到A。(3)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影响郊区农业的结构调整,导致郊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成为城市服务的农业部门。(4)据图2可知,江苏湖泊主要分布于西部;自北向南都有分布(或南北都有分布)。保护和修复湿地可迁移教材东北湿地保护知识:退耕还湖(湿);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排放;合理使用水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入《湿地公约》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江苏省提出并实施“1+3”功能区战略:“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3”是指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扬子江城市群核心区内拥有密集的城市资源,但是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巨大;沿海经济带自然禀赋良好,但人均生产总值始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扬子江城市群的城市资源不断延伸,与沿海经济带的丰富资源相结合,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图为江苏省“1+3”功能区示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