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
2.2.6需要重点整顿和定位的区域:冷菜间、仓库、烹任区域、粗加工间、面点间等其他功能间。
2.2.7划线定位方式:彩色胶带、彩色磁砖、不同材质的栅栏、不锈钢上雕刻花纹等其他方法。
2.2.8划线定位线条的颜色:可采用黄色、蓝色、绿色、红色等不同的颜色。可由实施企业按照惯例或原有的底色等来确定采用何种颜色,原则上,应容易识别或比较醒目。
2.2.9定位线条宽度的参考标准: 主通道标线约10㎝左右
次通道或区域定位标线约3㎝~5㎝~7㎝左右
2.2.10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放置方法可因地制宜,力求实用、简洁、卫生、高效。同时,应设置物品负责人及检点表,并应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2.3 3T—天天清洁 保持环境整洁 2.3.1建立清洁责任区,落实到人 利用单位平面图,对所有工作场所明确标识各区域的清洁责任人或责任班组(科室)。各责任区域应有细化的定置图(即定位到每个最小区域,如调味品桌、切菜台等都落实有固定的责任人)。公共区域,可确定某个岗位(班组)或某人为包干责任人,或者采用轮值的方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切实有明确的责任人负责该区域的清洁卫生。图10
13
文件
图10 清洁责任区
每个人都应该有负责清洁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完成!
2.3.2规定清洁的内容,明确清洁的要求或要领,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为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离地15CM放置。
要明确清洁的对象、方法、重点、周期、使用的工具,细化到每日清洁、每周清洁的时间、对象、范围和内容,甚至用什么方法和工具。
■ 工作场所内墙面、屋顶无积尘、蜘蛛网;墙面、屋顶、门窗等无破损、发霉、发黑、无油腻;
■ 工作台面、物品架(柜)、仓库物品摆放整齐清洁;
■ 地面无油腻,走路不沾鞋,除粗加工、餐具洗消间外地面无明显水渍(干燥);
■ 油烟罩、排烟管表面无油污;图11
14
文件
图11 常清洁的厨房
■ 下水道无沉积污水、污物;
■ 各种工用具、容器、设备每次用完后及时清洁;
■ 餐具清洗后表面无残渣、无油腻,热力消毒后餐具表面无水渍; ■ 日光灯、紫外线灯及其他照明灯内壁和灯罩的清洁。
■ 转角处、操作台底下、桌子或柜子底下、冷库内、冰箱内等容易被忽略地方的清洁。
■ 合理配置洗手消毒液,有洗手标准图解;图12
■ 清洁用品本身的清洁、并做到及时归位放置。
■ 固体废弃物分类整理、当日清运,工作现场垃圾桶加盖、表面清洁。 ■有有效的“四害”预防措施,各功能区域内无“四害”。 2.3.3认真履行个人清洁责任。
必须制定和落实严格的检查制度,如果没有检查,每个人都不会重视工作分配,而不去履行其各自的责任时,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效果。
2.4 4T—天天检查 做到持之以恒 2.4.1认真落实前3T的工作 天天整顿,分类、天天整理、天天清洁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通过这三个过程,达到工作现场卫生整洁的状态,使企业的整体从感观上首先出现改15 文件
变。如果说天天整顿,分类、天天整理、天天清洁是短期行为,那么天天检查是对前三项活动的长期坚持与深入。 2.4.2制定管理检查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方法、措施一定要总结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加以改进。
制定、建立6T管理的实施标准检查表或清洁卫生检查表,相关操作人员或责任人可以对照该标准履行自查与自纠,主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地亲自参加对6T实施情况的检查。
主要制度:标准的操作流程、卫生制度、员工日常守则、安全制度、服装仪容仪表、礼貌待客须知等。
2.4.3 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制定“6T”管理实施奖惩办法,对实施过程中表现优良和执行不力的及时予以奖惩。实施奖惩宜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重点应注重营造团队氛围,倡导团队精神、提倡团体荣誉,发挥团队作用,最终以实现6T管理为目的。
强有力的检查制度是确保6T实施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有专人检查,每天及时把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并与奖罚挂钩。使每一员工对于自已一天的工作有一个确切的了解,如清洁、整理工作有否到位,或有不该发生的失误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作的细仔程度,减少差错。 2.4.4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始终维持6T意识
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照片、张贴画、宣传资料、开会、讨论发言等形式,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6T管理推行氛围和实施气氛。图13
图13 6T看板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