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化学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得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民间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D )
A.佛山剪纸 C.信宜竹编
B.潮州木雕 D.客家米酒
2.“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或认识与之不相符的是( A )
A.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大量废旧塑料 B.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购物时提倡用布袋等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D.植树造林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C )
A.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 C.Co元素的化合价:NaCoO2
+3
B.两个氮气分子:2N D.一个镁离子:Mg+2
4.下列标志中,应贴在浓硫酸运输车上的是( A )
A B C D
5.“镁粉”质轻、吸水性好,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Mg5(OH)2(CO3)4],运动员在举重前常用“镁粉”搓手。在加热条件下“镁粉”会发生分解反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Mg5(OH)2(CO3)4=====5MgO+H2O+4X↑,则X是( A ) A.CO2 C.C2O3
B.CO D.O2
6.学会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C )
A.过滤 B.称取氯化钠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B )
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饮具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化水 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可用作干燥剂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则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原理 C.酸性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显酸性 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碳酸钙不仅可作补钙剂,还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剂 D.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大有关
10.下列是小强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
A.化学与生活 ①新装修屋内主要污染物--甲醛 ②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CO2 ①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①炒菜用的铁锅手柄--具有热塑性 ②液氮汽化吸热可作制冷剂 ①NaHCO3:苏打、盐 ②C2H5OH:酒精、碱 B.化学规律 C.物质的性质 D.物质的俗称与类别 1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C.西瓜汁呈碱性
B.肥皂水呈酸性
D.从左到右各物质的酸性增强
12.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苯属于无机化合物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3.除去H2中的水蒸气和HCl气体,下列装置和药品均正确的是( C )
A.
B.
C. D.
1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5.下列图像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反应 B.②表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④表示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8分)某学生在网上学习时获得信息:沙土在高温灼烧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高温
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CaO+CO2↑,含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跟酸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天然气 ,化石燃料属于 不可再生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SO2和 NO2 等易造成酸雨。
(2)“沙尘暴”中能跟酸雨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CaO 。若该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写出“沙尘暴”与硫酸酸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SO4===CaSO4+H2O 。
(3)请分别举一例说明酸雨的危害: 腐蚀建筑物(或使土壤、水等酸化等) ,防护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17.(7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3 (填数字)种元素。 ②在A、B、C、D四种粒子中,D与 A 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③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 原子 (填“原子”或“离子”)。 (2)人们常用模型来进行认知,如图1是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在图B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粒子图形。 ②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分解 反应。
(3)如图2是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粒子是 Na+、OH-、H2O 。
②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1分)“学化学,爱化学,用好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酒精灯 。
(2)该小组同学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D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棉花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KMnO4=====K2MnO4+MnO2+O2↑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用 B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C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
(4)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上图中的字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D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