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标通用)甘肃省中考物理总复习模拟测试(二)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2:30: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年中考模拟测试(二)

(考试用时: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80 mm

( )

B.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 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200 g D.人体正常温度为40 ℃ 答案:B

解析: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0.8m=800mm左右,A选项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大约跳动75次,所以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B选项符合实际;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C选项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D选项不符合实际。 2.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

答案:B

解析:冰雪遇暖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壶内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

3.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

答案:D

解析: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

4.在水深1 m的湖面上空,一只喜鹊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 m高的树杈上;在距岸边2 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喜鹊”和“柳树”浑然一体。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喜鹊”是树上的喜鹊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 B.水中的“喜鹊”距离水面1 m

C.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小鲤鱼”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D.我们看到水中的“喜鹊”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答案:B

解析:水中的“喜鹊”是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一只喜鹊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故水中的“喜鹊”距离水面5m,故B错误;我们看见的“小鲤鱼”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水中的“喜鹊”和“小鲤鱼”都是虚像,树上的喜鹊是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水中的鱼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5.踢足球是我国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2

解析: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对脚也施加了力,故A错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6.

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C

解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可以知道,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A错误;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当m甲=20kg时,V甲=4m;当m乙=10kg时,V乙=8m,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密度之比ρ

甲3

3

( )

=

3

=5kg/m;ρ

=

=1.25kg/m3,所以,甲、乙的

∶ρ

=5kg/m3∶1.25kg/m3=4∶1,所以C正确,D错误。

7.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B.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C.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D.化石能源、水能、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A

解析:可再生能源足够清洁、无污染环境,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故A正确;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若有疏漏会造成环境污染,核废料具有放射性,但不应该关闭,应该合理的利用,故B错误;由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无节制的消耗能源会造成能源危机,故C错误;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水能可以从自然界不断地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D错误。故选A。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

3

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 答案:B

解析:分子的运动速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有关,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越大,故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分子的扩散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液体的蒸发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米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图丙中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D.图丁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保持静止 答案:C

解析: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故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错误;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筷子对米的摩擦力竖直向上,所以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B错误;图丙中在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A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于A、B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摩擦力不变,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C正确;由于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所以,将沿BE方向运动,故D错误。

10.下面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圆盘上间隔涂上红、蓝、绿三色,旋转后圆盘呈白色,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B.在冷水、热水中各加入一滴墨水,发现热水变色快,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C.将磁体靠近通电的灯泡,发现灯丝抖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D

4

(课标通用)甘肃省中考物理总复习模拟测试(二)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1xyw8curp5gf8x599ez10e609m8f001b9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