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向华 王金凤
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09年第08期
摘要: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高校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调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使他们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能力;心理;大学辅导员;自我人格
一、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能力
1.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对河南省某一大学的统计结果显示,扩招以来学生考试不及格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很多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致使多门功课不及格,一部分学生由此产生了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对大学生来说,这种恐惧心理极易导致他们形成自暴自弃的心态,进而荒废学业。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致使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和中小学在学习方式、学习目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小学基本属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会全程陪同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因此学生根本不用考虑学什么,也不用考虑如何学;而大学的学习是比较自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都由学生自己掌握,这就容易使一些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学习面临困境。 2.独立人格的社会化进程滞后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难以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不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弄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因而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以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这实际上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创新,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另外,对于三、四年级的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