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须将第Ⅰ卷所有题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须用黑色签字
笔、黑色钢笔或黑色圆珠笔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同上交。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山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大烧杯、小烧杯、量筒、 温度计
B.若用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 C.可以用保温杯来代替烧杯做有关测定中和热的实验
D.为了简化装置,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以由温度计代替 3.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1
-1
-1
反应开始时NH3的浓度是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容器体积不变,在这20s内用H2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04 mol/(L·s) B.0.06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 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C.在做草酸溶液与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加入少量硫酸钾固体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实际生活中使用了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方法 5.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
最快的是 A.v(A)=0.02 mol/(L·s) B.v(B)=0.03 mol/(L·s) C.v(B)=0.90 mol/(L·min) D.v(C)=0.60 mol/(L·min)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7.下列有关活化分子和活化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B.升高温度可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 C.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D.使用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提高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
8.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滴定终点时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8.80mL
B.将NaCl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左盘砝码(8g)和游码(0.6g)读数的和为8.6g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 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9.下列事实中,能证实一元酸HR是弱电解质的是 A.HR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 B.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0.1 mol·L-1 的HR溶液中c(R﹣)=0.01 mol·L-1 D.HR属于共价化合物 10.反应C(s)+H2O(g)
实用文档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
精品文档
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
水稀释到50 mL,此时X与盐酸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 mL 3 mol·L的X溶液 B.20 mL 2 mol·L的X溶液 C.10 mL 4 mol·L的X溶液 D.10 mL 2 mol·L的X溶液
12.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CH3COOH的物质的量 B.醋酸的电离常数 C.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NaOH的量 D.H+的物质的量 13.如图是可逆反应A+2B
-1
-1
-1
-1-1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
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越大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测得c(B)为1mol/L。如保持温度不变,
将容器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重新达到新的平衡时,c(B)变为0.6mol/L,则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 D.a>b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15.T ℃时,将5 mol A气体和7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 ℃时,将4 mol A、4 mol B和2 mol C气体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0.4 mol·L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1+10) min时,加入催化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1+10) min时,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的转化率也增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25 ℃时0.1 mol/L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C.NaHCO3溶液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1
+
+
+
2--1
-
D.室温下,对于0.10 mol·L的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 17.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质量不相等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18.室温时,在水电离出的c(OH﹣)=1.0×10﹣12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Cl- B.K+、MnO4-、Br-、Cl- C.Na+、Cl-、NO3-、SO42- D.Al3+、NH4+、Cl-、SO42-
1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实用文档
精品文档
A.等浓度的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 B.常温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能力一定越强
D.常温下,2NO(g)+2CO(g)═N2(g)+2CO(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2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B.高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反应CO(g)+NO2(g)D.对反应2HI(g)
CO2(g)+NO(g) ΔH<0,升温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气体颜色变深
HBr +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2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一定量的NaHSO3溶液(加入少量淀粉)中加入过量的KI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色。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查阅资料:已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且其反应速率主要由第一步反应决定。已知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O3+3HSO3=3SO4+I+3H
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如下:
0.01mol/L NaHSO3溶编号 液/mL ① ② ③ 6.0 6.0 6.0 0.01mol/L H2O/mL KIO3溶液/mL 10.0 14.0 a 4.0 0 b /℃ 15 15 25 时间t/s t1 t2 t3 反应温度 溶液变蓝所用 ﹣﹣2﹣
﹣
+
实验①②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 ,b= 。
I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用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