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3.2 力的存在 巩固训练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8题;共8分)
1. (1分)下列生活实例中,哪个没有利用物质的弹性?( )
A . 小朋友玩弹弓
B . 捏橡皮泥
C . 射箭运动
D . 撑杆跳
2. (1分)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 . 伽利略 B . 牛顿 C . 阿基米德 D . 亚里斯多德
3. (1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是( ) A . 天平 B . 弹簧测力计 C . 台秤
第 1 页 共 8 页
)D . 磅秤
4. (1分)射门时,球员踢出去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________
A . 大小 B . 方向 C . 作用点 D . 单位
5. (1分)射门时,球员踢出去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 )
A . 作用点不同 B . 方向不同 C . 大小不同 D . 单位不同
6. (1分)在里约奥运会,中国姑娘对阵巴西,3∶2 获胜。排球运动员用斜向上的力 F 把重力为G 的排球击向空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示意图是( )
第 2 页 共 8 页
A .
B .
C .
D .
7. (1分)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A处挂一重物时,手指对绳以用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 .
B .
第 3 页 共 8 页
C .
D .
8. (1分)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 .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与受力面积有关
二、 解答题 (共4题;共9分)
9. (1分)一木块放在斜面上,对斜面产生12N的压力,请用力的图示表示出这个压力。
10. (2分)如图所示向我们展示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兔子撞上树木而死,其受到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 这个故事包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
第 4 页 共 8 页
11. (3分)如图,洗澡时当用喷头水平对着墙壁喷水,喷头和握着喷头的手都会受到一个较大的、与喷水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请回答:
(1)这个作用在喷头上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 (2)下列哪些物体的上升利用了与其相同的原理? 。 A . 喷气式飞机 B . 热气球 C . 火箭发射升空
(3)若保持喷头离墙壁的距离不变,手握喷头的部位往下移动时,握喷头的手所受到的作用力将如何变化?答:________。
12. (3分)某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次数 1 2 橡皮条 甲 乙 橡皮条宽/cm 0.5 1.0 橡皮条长/cm 20 20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0.5 15.2 第 5 页 共 8 页
3 丙 0.5 30 8.3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 (2)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__。
(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 A . 窄面长的 B . 宽面长的 C . 窄面短的 D . 宽面短的
第 6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8题;共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 解答题 (共4题;共9分)
9-1、
10-1、11-1、
11-2、
11-3、
第 7 页 共 8 页
12-1、12-2
、
12-3、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