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好最完整的文言文虚词精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3:21: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此资料优点:

①摒弃很多网上资料的断章取义,尽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举例翻译,能够让同学懂得利用上下文理解词义。

②每个虚词的每个用法都举例子并且对例子进行翻译 ③短文有全文翻译以及各个虚词的用法分析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表承接“来”“就”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②连词,表并列“和”“并且”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③连词,表转折“却”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连词,表递进“而且”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⑤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 徐而察之

20、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⑥连词,表假设“如果”

19、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⑦连词,表因果“因而”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⑧代词,通“尔”,“你”“你的” ⑨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24、 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1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②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豫州(先生),现在打算往哪儿去呢?】【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③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④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为什么不解除军队,向他投降呢?】 6.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⑤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⑥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⑦“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

2

什么”“凭什么”。

12何以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⑧“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如同泥沙呢?】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你作这样打算之前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

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应当得到一个贵公子。】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D【A怎么 B什么,宾语 C什么,定语 D为什么 E多么】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1 “徐公何能及君也”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后世错误的传下去而不能说出来,这种事怎么能说得尽呢,】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3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4其所据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5可见,情之误,何其大也!副词,可译为多么 6然何人能忘情耶?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可译为凭什么 8何如?可译为怎么样

文言虚词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助词,2介词,3形容词词尾)

①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儿寒乎?欲食乎?

②助词,表测度,揣测,可译为“吧”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如果齐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不错了吧】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军队疲劳且精力已尽,远方的国主已经做好了防备,恐怕不能有所作为吧】

③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

3

更厉害呢?】

④介词,相当于“于”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⑤形容词词尾。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用薄薄的刀锋插入存在的缝隙,刀刃运转起来还是宽阔自如)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D(①介词,比,在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④词尾)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1、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2、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2、介词, 相当于

“于,在”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3、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宽阔广大(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然而大王为什么会这么喜好玩乐呢?,那么大王所做的事就是应当的。微臣资质愚钝,所说的话大多数是谬论,大王能否体谅我呢?

【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5、 助词,词尾,不译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文言虚词练习(四)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表示顺承,可译为“就”“这才”等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

②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表示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

4

搜索更多关于: 最好最完整的文言文虚词精讲 的文档
最好最完整的文言文虚词精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0fz4tenp6ehs64cph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