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1. 阅读舞台。
小鸵鸟,脾气怪,奶奶喊他他不睬。 脑袋钻进沙堆里,嘴里喊着:“我不在。”
(1)从上面的儿歌中找出含有复韵母ai、ui的音节,并写下来。 ①含有复韵母ai的音节:______ ②含有复韵母ui的音节:______
(2)奶奶喊小鸵鸟的时候,小鸵鸟把脑袋钻进了______。(写音节)
2. 古典诗词我欣赏:请默写古诗《牧童》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可别忘了写题目,书写要整洁啊! (1)默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满天的______,黑沉沉地______。
②过端午,赛______,粽子______满堂飘。 ③ ______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④排在十二生肖第七位的是______,今年是2018年,是戌______。 ⑤妈妈经常帮助邻居,她常常对我说:“予人玫瑰,______。” ⑥“______成则大信立”告诉我们做小事情也要讲诚信。
⑦春天在哪里?在贺知章笔下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______绿丝绦”的春柳中;
夏天是什么样的?是杨万里眼中的“接天______无穷碧,映日荷花______”。
4.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5. 读《静夜思》,完成练习。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读《静夜思》时,你感受到了( )的情感。 ①开心 ②思念 ③惊讶
(2)请你写出一句带“月”字的古诗。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6. 用古诗句填空。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运用诗句阐明深刻的哲理。为了表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我们会用苏轼《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又生出新的希望时我们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说明\站得高,看得远”时可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比喻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时可用郑燮《竹石》中的”______,______。”
7. 读古诗,回答问题。
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这首诗写了鹅的曲项、白毛和( )(填序号) ①红掌 ②清波
8. 补写诗句。
①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②苟日新,______,______。
9. 用所学知识填空。
(1)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的笔下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______,______。”从辛弃疾的笔下我们找寻到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______ ,______ 。”课文《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未闻______”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2)诸葛亮采用_____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我能写出与他们相关的歇后语:______。
(3)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俄国的普希金会这样安慰你:______。
(4) ______ , 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______ 。
(6)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______ 。
10. 连一连,填一填。
野火烧不尽______ 秋收万颗子 平时肯帮人______ 孤光一点萤 春种一粒粟______ 春风吹又生 月黑见渔灯______ 急时有人帮 ①小信成则______。《韩非子》
②______奔,长江涌,______长,珠峰耸。《神州谣》 ③接天莲叶______碧,映日______别样红。
11. 日积月累。
(1)平时肯______,______有人帮。 (2)______则大信立。(《韩非子》)
(3)______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绦。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4)______,雨纷纷,______慕前去祭扫。过端午,赛______粽香______满堂飘。
(5)①巳 ②酉 ③亥 ④卯 ⑤申 ⑥戊(填序号)
______兔 ______蛇 ______猴 ______鸡 ______狗 ______猪
(6)古人把贝壳当作______,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有关。
12. 积累。
(1)海内______,天涯______。 (2)______花落去,______燕归来。
(3)别看五千年______,你猜得透______? (4)______变节,不为______
13.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来了,柳树抽出了细长的叶子,我想到了贺知章的诗句:“______裁出,______”
(2)接______碧,映______红。
(3)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树上的叶子______,蝉______。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___。
14. 课文回顾。 (1)______不立。
(2)小信成责则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村居》中写儿童放风筝的诗句是“儿童散学______,忙趁______放纸鸢”。
(5)《咏柳》中,写柳树样子的诗句是“碧玉妆成______,______垂下绿丝绦”。
15. 我会回顾所学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学了很多“口”字旁的字,如:吃、吹、叫……我知道这些字大多和______有关。
(2)朝霞______,晚霞______。 (3)敏而______,不耻______。 (4)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
(5)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6)______,性本善,性相近______。
16.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背一背,然后补充完整。 (1)予人玫瑰,______。
(2)失信______。一一《左传》
(3)冠必______,纽必______,袜与履,俱紧切。一一《弟子规》 (4)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18.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小溪泛尽却山行 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开 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
班里有同学犯错了,其他同学就总是嘲笑他,我就用《左传》中的名“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1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房四宝:______;花中君子:______;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发明造纸术的是东汉的______;设计并修建了赵州桥的是______。
(3)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风情。当春节到临时,我们可利用微信向家人或朋友传递______ ,______的信息以表祝福.在重阳节时,我们可向家里的老人发出:______ ,______的诗句。 (4)结合语境,写出恰当的谚语.
①大家都说他是个坏孩了,但我从没见过他做坏耶,妈妈让我不要轻信传闻,她告诉我:“______”
②小明以前不爱学习,但雄他现在知道错了并向老师道歉,还保证以后一定认
真学习。老师用《左传》中的话对他说:”______”
20. 背一背,填一填。 (1)静夜思
______,疑______霜。
举______望______,______。 (2)寻隐者不遇
松______童______,言师采药______。 ______此______,______深______知处。
21.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______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______的带子——河!……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______,______,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______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
(3)《半截蜡烛》是一种文学形式——______,主要通过人物______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雨点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爬。
(1)照样子,写拟声词。(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小雨点--沙沙沙 小青蛙--______小黄狗--______ (2)读一读,连一连。
小雨点使花儿______ 向上爬 小雨点使鱼儿______ 张嘴巴 小雨点使苗儿______ 摇尾巴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雨点让苗儿乐得向上爬。小雨点让______乐得______。
23. 背一背,然后补充完整。
(1)______乘舟将欲行,忽闻______踏歌声。《赠汪伦》 (2)朝霞不______,晚霞行______。 (3)读书百遍,其义______。一一董遇 (4)竹篮子打水______。
24. 读一读,回答问题。
动物尾巴
金鱼尾巴左右摆,游来游去多自在。牛的尾巴来回摆,苍蝇蚊子不敢来。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