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4:51: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二是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以正确的舆论指导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6.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的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7.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重点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广大青少年是重点。

8.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 9.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作用,二是表率作用。

10.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最高风范。爱国主义有着显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2.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

15.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町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16.坚持“三个面向”: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根本战略指导方针。

17.“五讲、四美、三热爱”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18.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提出的“三义”、“三观”、“三德”的内容。“三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99.“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简称“四有”公民。

20.“四自”:自重、自信、自警、自励。

21.“四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2.“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人同。

23.“四个意识和一种精神” :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24.“五个互相”:是指各族干部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

25.中央文明办等9部门联合开展的“四进社区”活动的具体内容: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 26.“共铸诚信”活动是中央文明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五部门,为了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打造诚信社会,在全国开展的诚信建设活动。总体要求是抓教育,树立减信意识;立规范,建立威信机制;攻重点,整治突出问题;推典型,营造诚信氛围。

27.“共铸诚信”活动的工作重点

首先要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抓起,以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诚信建设的整体推进。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党政机关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二是加强商务诚信建设,努力健全完善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三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着力形成讲诚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

28.五好家庭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好;努力生产、工作、学习,完成任务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勤俭持家好;移风易俗、文明礼貌,清洁卫生好;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好。 29.全国目前主要开展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创建小城镇活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创建文明风景区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五好家庭创建活动、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军警民共建活动、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共铸诚信”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等。 30.自治区的重要活动月

三月:自治区“公民道德建设月”;四月:自治区“爱国卫生月”;自治区“宪

法、法律宣传教育月;五月: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七月:自治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

31.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工作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干部群众文明素质较高,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种荣誉称号中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

32.如何把创建文明单位摆在重要位置 一是纳入领导班子全年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纳入全年目标管理;

三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一把手工程。

33.“四级\文明单位是指什么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地州市文明单位(自治区直属机关文明机关)、县(市、区)文明单位。

34.创建文明单位实行“四个一票否决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领导班子成员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二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达标; 三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四是发生特大事故或生产经营性重大事故。

35.什么是市民文明学校: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区自己成立的业余学校,是对广大市民教育的阵地,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区、县)为宗旨,以传播精神文明为目的。

36.市民文明学校的教学方式有哪些

以授课为主,适当配以录像、讨论、演讲、座谈、知识竞赛、参观以及多样的文化活动,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教学安排每月不少于一次。

37.市民文明学校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形势与政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城市法规、计划生育、健康知识、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等内容。

38.市民文明公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爱党爱国,敬业爱岗,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助人为乐,举止文明,敬老爱幼,尊师重教,好学上进,移风易俗,计划生育,讲究卫生,美化环境,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爱护公物,关心公益,艰苦奋斗,建设家园。

39.什么是市民自律三管住

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 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 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40.什么是“一天三文明”:在社会做一个文明公民;在单位做一个文明职工;在家庭做一个文明成员。

公民道德建设常识

1.社会主义道德

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2.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3.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搜索更多关于: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 的文档
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2kt1rhbd6et871e28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