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P油田出砂规律及防砂对策研究报告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8 6:19: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长期生产的角度看,在非砾石充填防砂工艺中,应优选金属纤维滤砂管。

根据上述分析以及P油田下一步开发的实际井身结构特点,确定对直井采用绕丝筛管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对水平井和大斜度井由于受施工工艺的限制,采用金属纤维滤砂管防砂技术。

由Pal-1井及Fal-1井地层砂筛析曲线,Pal-1井地层砂粒度中值d50=0.20㎜,Fal-1井地层砂粒度中值d50=0.22㎜。也可直接采用滤砂管或割缝衬管完井。 6.4、砾石层孔喉挡砂理论及砾石层充填结构模拟计算

Grain Size Histogram图6-12 Pal-1, 地层砂筛析,1225.92m 99.9999.9599.9099.5099.0098.0095.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5.002.001.000.500.100.050.01-299.9999.9599.9099.5099.0098.0095.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5.002.001.000.500.100.050.01-2-10123706050403020Wt2.034.01000.00.00.40.86.62.55003552501808.34.4902.5632.75.8>200014101000710125<45-1012345Grain Size (microns)Grain Size HistogramFig.6-13 Fal-1, 地层砂筛析 1244.05m 706050403020Wt".911.70.90.20.20.84.07.36.23.23.34.463<4534.9100>2000141010007105003552501801259045Grain Size (microns)在砾石充填防砂中,砾石充填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平均孔喉是砾石尺寸优选以及产能预测中的关键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的砾石充填过程可以得到砾

49

石实际沉降后的分布状况,模拟结果为各个已知粒径的砾石颗粒面积及坐标,由此可计算砾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平均孔喉半径等充填结构参数。 6.4.1颗粒稳定性分析

在模拟中,颗粒被侧壁和另外一个颗粒共同支撑、或被另外两个颗粒共同支撑时会保持稳定,如图6-14。当出现图6-15所示情况时颗粒不稳定。 6.4.2充填过程分析

充填砾石为圆形颗粒时,砾石颗粒总是先将容器底部完全覆盖,因此,在砾石充填模拟时,首先随机取砾石颗粒依次将底部添满,直到最后一个砾石颗粒边界与墙壁的距离小于最小砾石直径时为止。

①.首先确定与下落颗粒发生碰撞的砾石颗粒如图6-16所示,首先与下落颗粒发生碰撞的颗粒必定在已沉降颗粒的最顶一层颗粒中,因此应首先搜索顶层颗粒,计算步骤为:

A.、搜索出顶层左边位置最高的颗粒; B、搜索所有在右侧与之相切的砾石颗

粒;

C、上面符合条件的颗粒中位置最高的颗粒即为右侧相邻砾石颗粒; D屏蔽掉不可能与下落颗粒发生碰撞的颗粒。

如图6-15所示,带颜色的颗粒为搜索到的定层颗粒,而红颜色的三个颗粒为被屏蔽的颗粒(经判别不可能与下落颗粒相接触)。

② 判断沉降后颗粒的稳定性

确定出首先与下沉颗粒发生碰撞的两个颗粒(或墙壁和一个颗粒)后,根据

50

X,Y B A B 图6-14 颗粒稳定情况示意图

图6-15 颗粒不稳定情况示意图

图6-16 颗粒碰撞情况示意图

P油田出砂规律及防砂对策研究报告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49j2ggen4mu7425eey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