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灾报警后,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切断空调电源。当火灾被确认后,由消防控制室控制切断相关区域非消防电源并接通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标志灯。
8.电梯控制
火灾发生后,所有电梯停于首层,切断所有非消防电梯电源。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电梯运行状态显示,在消防控制室内可以手动控制消防电梯返回首层。设置电梯电源管制系统。
9.线路敷设
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线路采用导线穿铁管暗敷设为主,当需要明敷设时,应将铁管做防火处理。
为消防用电设施供电的电缆一律采用耐火型,于金属线槽中敷设时,为同一消防用电设施供电的电缆应分槽敷设,或用隔板加以分隔,金属线槽外应作防火处理。消防用电设施均采用双路电源供电,末端互投。
第2章 电气专业施工做法
以下按照施工顺序,按结构配合、安装配合、调试三个大的阶段分别编制施工方案如下:
第1节 结构配合阶段电气专业施工做法
a 钢管的施工做法: ①焊接钢管敷设
1)暗配管工艺流程:
2)明配管工艺流程:
明配管工艺流程图
3)施工工艺要求:
a钢管壁厚均匀、焊缝齐全,无劈裂、砂眼、棱刺、凹扁现象。防腐完整。应有产品合格证;管箍应为通丝管箍,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2.2倍。
b铁制开关盒、灯头盒、接线盒应符合标准要求,规格应与装置件配套,不使用的管孔敲落板应完整,镀锌完整、无脱落;紧固件镀锌完整、无脱落。
c根据施工图要求测定箱、盒位置;成排安装时要弹线,位置划出标记,按测定的位置固定箱、盒,相邻或成排箱、盒应挂线找平、找直、线坠找正 。
d钢管的弯曲应采用冷煨法。一般管径20mm及以下时使用手扳煨弯器;管径25mm及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管径70mm及以上时,使用机械煨弯器。将需断口的管子用压力压牢,用钢锯或砂轮锯锯断。管口应齐平,并用扁锉、圆锉或半圆锉将管口锉光滑。螺纹连接的管端用手扳套丝板或套丝机套丝,使用通丝管箍连接;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两端应焊接严密、牢固。
e剔槽敷设的管路应紧敷于槽内,管路每隔1m左右应用铁钉、铅丝绑扎牢,并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抹面稳固。
f管路敷设后,将箱、盒、管路连接成整体接地。螺纹连接的管箍两端钢管与金属箱、盒之间应焊接跨接地线。
g配管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预扫管。采用铅丝带布扫管法,清除管内积水及杂物,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穿线时再剔凿。
h施工应紧密配合土建进度,不颠倒工序,不损坏结构,不经允许不得切断钢筋,建筑装修后严禁再剔凿。剔槽、洞不应用力过猛,槽、洞不应过大过宽,严禁剔横槽。
i施工中随时提请其它工种施工人员配合保护好电气管、盒。注意及时封堵管口、箱、盒口,防止杂物掉入管内、污染箱盒。
j明配管应横平竖直,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金属管盒应做好保护地线的连接。管卡间距及跨接地线规格见下表。
钢管明配中间管卡最大距离 钢 管 直 径 (mm) 钢管名称 15~20 1500 25~32 2000 50~65 2500 65~100 3500 管卡间最大距离 厚钢管距转弯中点、首末端 跨接地线规格表(mm) 管 径 15~25 32~40 50~65 圆 钢 Ф5 Ф6 Ф10 150~500 钢管弯曲半径R与管外径D之比 6 4 6 配 管 条 件 明配时 明配只有1个弯时 暗配时 b 金属线槽施工做法及技术要求 ① 作业条件
1) 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预留孔洞、预埋铁和预埋吊杆、吊架等全部完成。 2) 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等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线槽敷设及槽内配线。 ②金属线槽敷设的工艺流程如下:
③金属线槽安装(如下图所示)
a支、吊架所用钢材应平整,无显著扭曲,下料后长短偏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
无卷边、毛刺。
b支、吊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焊缝均匀平整,焊缝长度应符合要求,并做好防腐处理,支、吊架安装应牢固,保证横平竖直,在有坡度的建筑物口安装支、吊架应与建筑物有相同坡度。
c线槽的连接应采用连接板,用垫圈、弹簧垫圈、螺母紧固,接缝处应紧密平直,槽盖装上后应平整,无翘角,出线口的位置准确。
d线槽与盒、箱柜等接茬时,进线和出线口等处应采用抱脚连接,并用螺丝紧固,末端应加封堵。
e线槽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线槽本身应断开,槽内用内连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护地线和槽内导线均应留有补偿余量。
f线槽的所有非导电部分的铁件均应相互连接和跨接,使之成为一个连续导体,并做好整体接地。
g线槽进行交叉转弯、丁字、连接时,应采用单通、二通、三通、四通或平面二通、平面三通等进行变通连接,导线接头处应设置接线盒或将导线接头放在电气器具内。
h线槽内保护地线应根据设计要求敷设在线槽的一侧,接地处螺丝直径不应小于6㎜;并且需要加平光垫和弹簧垫圈,用螺母压接牢固。
i金属线槽的宽度在100㎜以内(含100㎜),两端线槽用连接板连接处(即连接板做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