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叶
来源:《学周刊·A》2014年第03期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所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更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与深入落实。笔者现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入手,对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来展开论述。 一、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素质教育认识不科学、不准确
部分学校片面地认为要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就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将素质教育等同于课外活动。在各个学校,课上以教材为中心实施应该教育,课外以活动为中心开展素质教育,只重视课堂教学之外的素质教育,忽视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倡要在搞好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素质教育,这样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这种将学习活动与素养割裂开来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已经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教师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既是学校各项活动的具体落实者,又是带领学生开展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在我国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是教师的整体素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就目前来看许多教师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这不仅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改革,相反还会成为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一大“瓶颈”问题。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只注重素质教育的形式与结果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外界强加的过程,虽然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重要作用,但是最终素质教育的成败集中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目前的素质教育只注重教育结果,重视通过多种方法与手段来轰轰烈烈地开展素质教育,忽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的内化。整个素质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