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练习题(培优)_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最简分数是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这个最简分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15=3×5=1×15,所以最简分数是或。 故答案为:;
。
【分析】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15=3×5=1×15,则分子和分母的组合有4组,即 , , , 。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分数是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1和15互质,3和5互质,所以结果只能为: , 。
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变成 ,则原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
【分析】如果分母加3,那么分母就比分子多4;现在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多1,说明约分时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了4倍,这样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就可以得到约分前的分数,把约分前的分数的分子减去3即可求出原来的分数。
,分母减少3后这个分数是。
3.按要求写出分数.
以5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是________ 以3为分子的所有假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
【解析】【解答】以5为分母的所有真分数是 , , , ;以3为分子的所有假分数
是和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是等于分母的分数。
4.把36个文具盒和45支笔分别平均分给若干名小朋友,且保证分到文具盒和笔的人数相同,最多能分给________人,每人分到________个文具盒和________支笔。 【答案】 9;4 ;5
【解析】【解答】36=4×9;45=5×9;最多能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到4个文具盒和5只笔。
故答案为:9;4;5.
【分析】36和45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最多分的人数,总数÷分的人数=每人分的个数。
5.一排电线杆,原来每两根之间的距离是30米,现在改为45米,如果开始的一根不移动,至少再隔________又会有一根电线杆可以不移动? 【答案】 90米
【解析】【解答】 30=2×3×5,45=3×3×5,所以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故答案为:90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至少再隔多少米又会有一根电线杆可以不移动,就是求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6.下列算式( )的结果在 和 之间。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选项A,×< , 不符合题意; 选项B,×< , 不符合题意; 选项C,因为×< , ×=
, = , >
, 所以<×< , 符合题意;
选项D,×> ,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比较算式的大小.
7.把 的分子加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成( )。
A. 54 B. 36 C. 30 D. 28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5+10=15,15÷5=3,分母:18×3=54。 故答案为:A。
【分析】用原来的分子加上10求出现在的分子,然后计算出分子扩大的倍数;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求出现在的分母。
8.把10g盐溶解到100g水中,盐占盐水的( )。 A. B. C. 【答案】C
【解析】【解答】10÷(10+100) =10÷110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用盐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盐占盐水的分率,据此列式解答.
9.己知
的顺序排列是( )
三个数按从大到小
A. a>b>c B. c>b>a C. b>a>c D. b>c>a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假设c=1,则a= , b= , 所以b>c>a。 故答案为:D。
【分析】假设c=1,则1×c=1,所以前面两个算式的积也是1,由此确定a和b的值,再确定三个字母表示数的大小即可。
10.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两段相比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第二段占全长的 , 说明第一段占全长的1-= , > , 所以两段相比第
二段长。
11.大于 而小于 的分数有( )个。
A. 1 B. 2 C. 无数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于没有确定分母的大小,所以介于这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就会有无数个。
12.一本书80页,笫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25页,两天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答案】 25÷80= +=
答:两天共看了这本书的。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第二天看的占这本书的分率,用第二天看的页数÷这本书的页数=第二天看的占这本书的页数,然后将两天看的占这本书的分率相加即可解答。
13.将48本练习本和36支铅笔平均分给若干同学。如果练习本和铅笔都没有剩余,且保证分到练习本和铅笔的同学人数相同,最多能分给多少名同学? 【答案】 48=2×3×2×2×2 36=2×3×2×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3×2=12,最多能分给12名同学。 答:最多能分给12名同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要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两个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14.有一批煤,第一天用去 t,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用去 t,两天一共用去多少吨煤?
【答案】 解: - + = (t) 答:两天一共用去 吨煤。
【解析】【分析】两天一共用去煤的吨数=第一天用去的吨数+第二天用去的吨数,其中第二天用去的吨数=第一天用去的吨数-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用去的吨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5.工程队要修一条长2km的水渠,第一天修了它的 ,第二天修了它的 几分之几没修? 【答案】
,还剩它的
答:还剩它的没修。
【解析】【分析】1-第一天修的-第二天修的=剩下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