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主持词模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7 9:58: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钱学森先生改变和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学习、研究、弘扬钱学森

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演讲报告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由张瑜教授主讲的“钱学森先生改变和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学习、研究、弘扬钱学森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演讲报告会的现场。我是主持人蔡旻旼。

出席今天报告会的领导有:

欢迎你们。

提到钱学森,相信没有哪一位中华儿女会感到陌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了解到新中国诞生,祖国需要建设的时候,钱学森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海外优越的条件,克服艰难险阻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为新中国的成长呕心沥血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同时,也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钱学森先生带着众人的尊崇与遗憾溘然长逝,然而,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或许无缘聆听钱学森前辈的声音,但是,他的精神将被他的学生张瑜教授带到,并将由有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张瑜教授的基本情况:

张瑜教授目前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是钱学森先生在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的第一届学生,曾任科大工程热物理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从事的业务工作逐步由自然科学、技术科学转向管理科学。1984至1987年赴美国纽约市立学院作访问学者,著有《膨胀波与激波》一书。1988年4月,与美方教授联名在《美国航空与宇航学报》发表论文。自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后,受聘于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2007在《科学中国人》杂志发表了“钱学森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文,2008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作为教育家的钱学森先生”一文,同年编著出版了《钱学森与中国科大力学系火箭小组》一书。钱老逝世后,代表科大近代力学系第一届毕业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致钱学森先生亲属的信,以及“钱学森在力学系的教育实践”一文。

2011年9月22日受母校中国科技大学之邀作钱学森先生相关讲座至今,已在全国111所高校作了118场报告。其中,属于211工程的为60所, 985工程的院校31所。

下面有请张瑜教授发表讲话。 谢谢张瑜教授!

非常感谢张瑜教授的精彩宣讲。通过他的讲话,我们好像真的看见了那个突破重重危险回国,为新中国贡献自己毕生所学的

伟大科学家。

其实,就在不久前,我有幸聆听了一场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报告,在那次报告会中有两张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合影对比图让我为之动容,正像图片所说的,他们来时风华正茂,离开时已经白发苍苍。他们殚精竭虑精忠报国只是为了当初”我愿以身许国“的誓言。

我想,以钱学森前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正是凭借着对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敬业,以及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这也必将成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共同拼搏,共绘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张瑜教授的精彩宣讲。在这里,我们湖大学子也为张瑜教授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以表示我们的感谢与敬意。

再次感谢张瑜教授。本次宣讲报告会正式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搜索更多关于: 主持词模板 的文档
主持词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9r8920xj9emeo57bi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