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1)水银的比热容小,热胀冷缩的效果明显; (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光路;
(3)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A、体温计用水银做测温液体,主要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小.故A错误. B、平面镜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平面镜成像,牙医就是借助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看清牙齿的背面的.故B正确.
C、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故C正确.
D、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夹消毒棉的镊子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了力学、热学的一些知识,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2014?呼伦贝尔)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 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 C.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解答】解: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被晾干,是水由液态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符合题意; C、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上,属于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见的考查. 10.(2015?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春天,白雾弥漫 B.
第13页(共26页)
夏天,大雨滂沱
C.
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千里冰封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春天,白雾弥漫,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B、夏天,大雨滂沱,雨的形成是高空中的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发生熔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C、秋天,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冬天,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1.(2014?山西)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在AB段是液态
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应用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图象.在图象中包含了好多知识.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把整个图象分成3段,首先是固体吸热升温;然后一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可以看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熔点及熔化所用的时间;最后是晶体完全熔化完后继续吸热升温的过程.
第14页(共26页)
【解答】解:A、由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是晶体,故错误; B、据熔化图象可知,海波在AB段是固态,故错误;
C、据熔化图象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 D、据图象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给出了海波的熔化图象,让学生通过图象得出一些相关的信息.由于海波是晶体,所以它的图象应分为三段进行分析: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在分析时先找出能够直接看出的,再分析隐藏的内容. 12.(2015?梧州)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熔化的整个过程温度变化的整体趋势是随时间升高的,而晶体熔化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晶体要在一定的熔点温度下熔化,而非晶体则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答】解:A、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若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则为熔化图象若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则为凝固图象.若温度有一段时间不变,则为晶体,若温度不断变化则为非晶体. 13.(2015?河南模拟)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C.
第15页(共26页)
【点评】本题考查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14.(2015?自贡)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比热容变化.
【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 15.(2014?铜仁市)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该选项说法正确;
C、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叙述错误; 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6.(2015?通辽)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霜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第16页(共2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