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
一、多选题:
A型题:(每题1分,共40分)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上。如: 1、实脉的脉象是:
A、轻取即得 B、来盛去衰 C、厥厥动摇 D、三部举按皆有力 E、往来流利
B型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组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卡上. 如:
A、阳明腑实 B、食积化热 C、热入营血 D、寒湿化热 E、热盛伤津 41、舌红绛主:( ) 42、苔焦黄干燥主: ( ) 43、舌苔淡黄而滑者主: ( ) 二、名词解释 如:自汗 三、填空题
如:失神的表现一般为:神志 ,两目 ,面色 ,动作 。 四、问答题:
如:何谓心脾气血两虚证证? 五、病案分析 周某、男、33岁。
四日前发病,初起恶风发热、咽疼、微汗,咳嗽,昨日出现病情变化。症见:壮热,咳嗽吐黄痰,右胸上部疼痛,呼吸喘促,口干喜冷饮,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
请作出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复习指南
绪 论
本章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其中要掌握诊断的概念,诊法的内容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同时掌握历史上对中医诊断学最具影响的名医和名著。
第一章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
排出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望全身、望局部(望头面、五官、躯干、四肢、二阴、皮肤)望舌、望分泌勿和排出物及望小儿指纹等。其中要重点掌握得神、望色、五轮学说及望舌等内容。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 望神
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要掌握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和神乱的临床表现和意义以及癫病、狂病和痫证的概念。 二. 望色 (色诊)
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需掌握常色、主色、客色和病色的概念,掌握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和意义。注意黄疸的概念。 三. 望形体
注意望形体的概念。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部
1、掌握囟填、囟陷、解颅、五迟和五软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2、掌握头发异常变化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3、掌握痄腮和发颐的概念。
二、望五官
1、掌握五轮名称及对应的脏腑。 2、注意眼窝凹陷症状机理。
3、注意异常目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4、注意鼻部色泽、形态异常及鼻内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望躯体
1、掌握瘰疬、瘿瘤、鸡胸、肋如串珠和角弓反张的概念、临床表现和病机。 四、望四肢
1、掌握四肢动态异常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五、望二阴
1、掌握阴肿和阴挺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六.望皮肤:
1、掌握皮肤色泽变化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2、掌握肌肤甲错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3、掌握斑、疹、水疱和疮疡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第三节、望排出物
1、掌握滞颐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2、掌握便血中远血和近血的区别。 3、掌握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第四节、望小儿指纹
1、掌握虎口三关的位置、小儿指纹的表现及小儿病理指纹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第二章 舌 诊
本单元内容介绍了舌的正常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要重点掌握舌体和舌苔的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舌诊概说
1、掌握舌与经络的关系及脏腑在舌面上的划分。 2、掌握饮食或药品对舌象的影响。
第二节、望舌体
1、掌握各病理舌象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望舌形:
1、掌握舌形异常变化的临床表现和意义(荣枯、老嫩、胖瘦、点刺、裂纹)
第四节、望舌态:
1、掌握各种舌态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望舌苔
1、掌握舌苔厚薄变化的临床意义,滑苔、燥苔和腐腻苔、剥落苔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2、掌握各种苔色异常变化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