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心小学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3 20:23: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立足校本教研 凸显办学特色

金陵寺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学校。学校在籍学生189人,教学班级6个,教职工17人。在深化素质教育中,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金小,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改善条件,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轰轰烈烈的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先后获得商州区“平安校园”、“远程教育应用先进集体”、“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 “实施素质教育首轮督导评估优秀学校”, 在商州区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验收中,以我校为主体承担的科研课题《新课标下的评价观研究》获得“优良课题”等荣誉称号。如今的金陵寺镇中心小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耀在美丽的熊耳山下。回顾探究发展之足迹,一切的一切无不倾注着金小人的心血。 一、完善机制,加快改革

为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我校成立“金陵寺镇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杨娅娅同志任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任副组长,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关同志任组员,加强对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全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深入实验工作的第一线,集中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在整个

课改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组织有保障,师资有保障,经费有保障,舆论有保障,理念有保障。

二、锤炼师资,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面临成长与成熟的一次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更专业化,教师是课程的组织参与者、促进研究的开发者,学生的帮助引导者,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创造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因此,教师要拥有知识的综合与广博,要善于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锤炼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师资是新课程教学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校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使广大教师能胜任新课程教学工作,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1、落实教师的学习需求。

建立教师阅览室,每年我们都要添置不少教师教学科研用书,方便教师在校学习,做到从报刊杂志中找名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记学习笔记,学校定期进行检查,但这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要。比如,要开展公开课、主题队会,写计划、总结,搞课题实验等需要的一些材料不能随时查阅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教师更加方便、省时,做起来又高效,我校配一间电子备课室,教师只要在百度网中打入中文去搜索需要学习的材料、课件等都可以随时满足教师的要求。 2、建立有实效的新课改学习培训措施。

每周三为集中教研时间,我们都安排90分钟的教科研学习时间,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听专家新课改讲座,看名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执教,我们要求教师从两个方面观察,在新课改的

理念下教师怎样处理教材、怎样创设氛围调控课堂师生的感情,怎样指导学生学法,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说话能力、质疑、释疑能力、探索新知能力、读写能力有哪些体现,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看完名师录像,再组织教师小议,然后把名师的新课改观念迁移到课堂中实践,初步解决我们在课题实验中没有专家、名师的指导的困惑。

3、扎实推进课题实验。

我们以“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培训”的原则为出发点,形成“教师——班级——教研组”的横向交流体系。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坚持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交流一周来的收获、感悟与困惑,把在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集中研究突破。针对课改的热点问题,2009年度我镇小学部确立了以我校为主体承担的科研课题《新课标下的评价观研究》。课题确立后我校积极成立组织机构,研究确定子标题,组织全镇教师积极参与撰写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在本年度商州区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验收中获得“优良课题”。其次,我们还建立教科研常规管理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备课、写教案、听课记录,评课分析,总结交流和推广提高都做了具体规定。要求每个教师主动承担一项课题实验,主讲一次专题讲座,每期上一节优质示范课,写一份优秀教例和说课,写一篇水平较高的论文,通过每月一次检评,考核教师的教研态度和教研进展实绩。我校还认真开展师德教育周系列活动,开展“爱校爱岗,敬业爱生”的师德教育,以学养德,以学促行。通过学习,全体教职员工,想到一起,干在一块,彼此信任,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团结协作,形成了“精神讲奉献,工作比贡献”的良好队伍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师资年轻化的特殊情况,我校加快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教科研队伍的建设,落实课题研究,立足课堂,加强教科研工作和教学交流,深化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积极鼓励教师学历提升,现已实现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大专2人,本科13人,中师2人。学校同时又重视知识与能力并进,加强教师的新课改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努力提供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

新课改实施以后累计开设全校公开课100余节。杨娅娅、崔建超、田涛等多名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省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赵秀敏、王艳等多位教师多篇论文在市区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2009年度,我镇以我校教师为主力军在区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整合,应用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我校致力于让每位教师都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不断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1、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借“教育均衡”创建的东风,办公设备进行了更新,又新建了一个电子备课室。 2、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培训。。 3、加强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4、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落脚点与突

破口,全面优化课程资源。我们把握“分步实施、软硬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步伐。一是利用好电教教材,努力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二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设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学校校情的课件,充实学校的素材库。实践表明教师自制的课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高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水平。

四、特色拉动,提升品位

1、书画教育特色。我校成立书法和绘画兴趣小组,定时定期开展活动。以活动促提高,每年的环保绘画展,重大节日的“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民族团结”等画展,结合不同教育主题的“反邪教、讲文明树新风、爱科学、地球妈妈”等绘画展,反映书画结合的手抄报更是全员参与,有“安全第一,诚信的形象、书海泛舟、美丽校园、春天在哪里”等多内容、多角度、多主题的优秀作品。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特色。

2、文体特色。我校以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健康,学生的活泼等发展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活动课,课外兴趣为平台的文体教育,培养了一届有一届学生的文体特长。我们有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有不同主题的课本剧、大合唱、讲故事、主题班会、主题队会、队列队形、广播操、才艺展示、跳绳、演讲等比赛,为师生们乐于参与。

3、科技特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等活动,我校以科技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逐步铺就学生动手实践的成才之路。

中心小学新课程改革先进集体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gvu34vta4vbt01gdv99bpag891im0041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