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关于就业的影响 604020受父母影受老师影受朋友影相信自己39.83.85.151.3比例0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3.8%的调查者会表示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占51.3%,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家乡10%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23%沿海发达地区67%
调查表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
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在择业时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的地点过于集中,势必会造成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自己的家乡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大学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是不足,这表现出大学生毕业生在择业时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意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性和短视性要实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的标准
1000以下1300-300022@00以上29000-400036% 在求职者最关心的薪酬问题上,大学生的期望值一般。13%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1000元以下,22%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1000—3000元,36%的调查者选择3000—4000元,29%的选择4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生毕业希望自己早
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一心寻找理想工作23%继续深造3%调整期望值,不一定降低标准61%先就业,边工作边寻找理想工作13%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先就业,边工作边寻找理想工作”,61.5%的调查者会“调整期望值,但不一定降低标准”,2.6%调查者会“继续深造”,23.1%的人会“一心寻找理想的工作”。由此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7、求职信息
未曾考虑过3%偶尔想过30%认真考虑过67%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真考虑过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的人认真考虑过,有30%的人偶尔想过,只有3.3%的人未曾考虑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33%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17%的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技能、特长、品质13%
专业能力、毕业学校、社会经验、潜力87% 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了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性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