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透明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颗粒管型 D.蜡样管型 8.用于筛查尿路感染的试验是( D)
A.尿蛋白质测定 B.尿胆原测定 C.尿隐血试验 D.尿亚硝酸盐测定 9.镜下血尿是指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B )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10.24小时尿蛋白质定量阳性是指24小时尿蛋白达(C ) A.50mg B.100mg C.150mg D.200mg 11.正常人粪便中不含有( A)
A.吞噬细胞 B.白细胞 C.淀粉颗粒 D.脂肪颗粒 12柏油样便见于(B)
A 肛裂 B上消化道出血 C直肠息肉 D结肠肿瘤 13.霍乱或副霍乱病人的粪便呈(D) A柏油样 B稀汁样 C白陶土样 D米泔样
14.粪便显微镜检查见有大量白细胞常见于(C) A过敏性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细菌性痢疾 D直肠癌
15.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果酱样的粪便见于(A)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 C溃疡性结肠炎 D痔疮
16.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多呈鲜血状粪便常见于(B)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 C溃疡性结肠炎 D痔疮
17.脑脊液标本于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A)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18.红色均匀一致的脑脊液最常见于(D)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炎 D蛛网膜下腔出血 19.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明显降低见于(A)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20.脑脊液中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见于(B)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蛛网膜下腔出血
21.脑脊液中细胞数轻度增高,以淋巴为主,见于(C)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蛛网膜下腔出血
5
22.正常脑脊液中无(A)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23.浆膜腔积液标本于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B)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24.胸腔积液呈深黄色脓样,多见于(B)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性细菌感染 C.病毒感染 D.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 25.乳白色胸腔积液,多见于(D)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性细菌感染 C.上腔静脉阻塞 D.淋巴管阻塞
26.浆膜腔积液微浑、呈云雾状,多见于(A) A.结核菌感染 B.化脓性细菌感染 C.真菌感染 D.病毒感染 27.癌性渗出液细胞分类检查可见(B)
A.中性粒细胞增多 B.淋巴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四)多项选择题
1.尿液呈淡红色或红色见于(ABCD)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或尿路结石 C.D.泌尿系统肿瘤 E.急性溶血性贫血 2.尿酮体阳性见于(ABCDE)
A.严重呕吐 B.长期饥饿 C.D.高热 E.腹泻 3.白色浑浊,主要见于(AB)
A.脓尿和菌尿 B.乳糜尿 C.D.胆红素尿 E.血尿 4.黏液脓血便见于(CDE)
A.肛裂 B.痔疮 C.D.细菌性痢疾 E.直肠癌 5.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见于(ABCDE)
A.胃溃疡 B.胃癌 C.D.钩虫病 E.肠结核
6.黑便,无光泽,隐血试验阴性,可见于(BDE)
A.消化道出血 B.服用药用炭 C.D.服用铁剂 E.服用铋剂 7.鲜血便可见于(ABCD)
A.直肠息肉 B.直肠癌 C.D.痔疮 E.细菌性痢疾 8.粪便有恶臭可见于(ABCD)
A.慢性肠炎 B.胰腺疾病 C.D.直肠癌溃烂 E.阿米巴痢疾 9.脑脊液呈黄色见于(BC)
6
肾结核 肝硬化 血红蛋白尿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服用维生素C 肛裂 结肠癌溃烂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蛛网膜下腔陈旧性出血 C.重症黄疸 D.化脓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膜炎 10.脑脊液中葡萄糖减少见于(ACDE)
A.颅内肿瘤 B.病毒性脑膜炎 C.真菌性脑膜炎 D.化脓性脑膜炎 E.结核性脑膜炎 11.血性胸水常见于(AC)
A.支气管肺癌 B.化脓菌感染 C.穿刺损伤 D.淋巴管阻塞 E.病毒感染 12.红色血性浆膜腔积液见于(ABCDE)
A.恶性肿瘤 B.结核性胸膜炎 C.腹膜炎 D.出血性疾病 E.内脏损伤 (五)思考题p372
1.简述尿液标本的种类及特点。
2.简述采集晨尿标本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简述尿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4.采集尿胆红素测定标本时应注意什么,请说明理由。 5.简述粪便检查的目的。
6.列举细菌性痢疾者粪便检查所见。
7.描述正常脑脊液的颜色、透明度、凝固性。
8.病人经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后应采取何种体位?为什么? 9.比较漏出液与渗出液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10.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后如何处理? (六)开放式讨论题
1.你是否做过尿液检查?结果怎样?如何评价? 2.能否为你的亲友分析并解释尿液检查报告? 3.你曾否做过粪便检查吗?结果怎样?
4.你见过几种颜色的粪便?如何解释这些不同的颜色?
第四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习题与自我评价 (一)配对题
1.Mb D A.心肌损伤的回顾性酶学指标 2.CK-MB C B.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3.cTn B C.心肌损伤时升高最快的酶学指标
4. LD A D.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最先出现于血液中的标志物 5.溶血性黄疸 E E.以UCB增高为主,CB/STB小于0.2 6.肝细胞性黄疸 G F.以CB增高为主,CB/STB大于0.5 7.胆汁淤积性黄疸 F G.CB/STB比值大于0.2,但小于0.5 8.中度肾功能损害 K H.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 9.重度肾功能损害 I I.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 10.肾衰竭 J J.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20ml/min 11.终末期肾衰竭 H K.内生肌酐清除率50~31ml/min 12.高密度脂蛋白 L L.与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的指标 13.低密度脂蛋白 M M.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的指标 14.糖化血红蛋白 O N.可全面反映血糖体内代谢的指标
7
15.糖耐量试验 N O.反映两个月左右的总体血糖水平的指标 16.血淀粉酶 P P.急性胰腺炎和腮腺炎时均增高的血清指标 17.尿淀粉酶 Q Q.急性胰腺炎缓解期仍异常的指标 18.呼吸性酸中毒 R R.慢性胰腺炎时增高的指标
19.呼吸性酸中毒 V S.碳酸氢盐减少,AB=SB低于正常值 20.呼吸性碱中毒 U T.碳酸氢盐增加,AB=SB高于正常值 21.代谢性酸中毒 S U.碳酸氢盐增加,AB>SB 22.代谢性碱中毒 T V,碳酸氢盐减少,AB 25.与肾上腺髓质激素有关的是 Y Y.去甲肾上腺素测定 (二)填空题 1.常用的心肌酶学指标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蛋白指标是(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 3.(肌红蛋白)在诊断心肌损伤时具有高度的临床敏感性,为公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但其心肌特异性不高。 4.急性重症肝炎出现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而血清转氨酶却降低,称为(酶胆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5.血清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降低或倒置伴总蛋白降低,为(肝细胞严重损害)标志。 6.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的浓度为(60~80)g/L 7.用于血氮测定的标本采集后须于空气隔绝,常用(肝素)抗凝。 8.当慢性肾脏疾病病人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值低于40ml/(min*1.73m方)时,应限制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 9.肾移植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逐渐回升,若回升后再次下降,提示有(急性排异反应)的可能。 10.可发现较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肾功能检查项目是(内生肌酐清除率)。 11.尿渗量与血渗量的比值等于或接近1,称为(等渗)尿,提示肾脏浓缩功能接近完全丧失。 12.尿渗量与血渗量的比值小于1,称为(低渗)尿,提示肾浓缩功能丧失而稀释功能仍存在。 13.血清脂质测定的项目主要有(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测定)。 14.空腹血糖增高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称为(空腹血糖过高),空腹血糖增高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 15.空腹血糖低于3.9mmol/L,称为(空腹血糖降低),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时,称为(低血糖症)。 16.血淀粉酶的参考范围为(《110U/L),血清脂肪酶的参考范围为(《220U/L)。 17.胰腺导管阻塞、胰腺囊性纤维化时,降低的指标为(血清脂肪酶),增高的指标为(血清淀粉酶)。 18.血液PH是血液内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反映血液的(酸碱度)。 19.PaO2测定主要用于判断机体(有无缺氧及其程度)。 20.PaCO2反应肺泡通气量水平,PaCO2《4.67kPa提示肺通气过度,可为(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PaCO2》6.65kPa提示肺通气不足,可为(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21.二氧化碳结合力增高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