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茶的冲泡技巧 实训:各种茶的泡制 各类茶的生活待客型茶艺 鉴赏名茶表演 实训:仪表、仪态 实训:姿态 实训:礼节、礼貌 实训:接待准备及程序 实训:茶艺工作人员的 岗位职责 经营与管理及休闲茶饮 茶艺馆经营特点及内容 筹备、经营一家茶艺馆 茶单的设计与制作 茶艺馆的营销 休闲茶饮 花草茶品饮 茶叶的调饮 实训:调饮茶艺 茶点与茶膳的制作 实训:民俗茶艺 复习 一、教学建议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茶艺馆的经茶艺馆的经营管理 5 30 2 2 2 2 2 2 2 1 1 1 2 1 2 1 2 1 2 2 茶艺馆的营与管理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利用本市与周边城市的有利条件,进行现场教学,使所得的经验更贴近实际,注重“教、学、做”相结合。
2、教学内容与茶艺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进行直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 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5、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6、教学场所应实现讲解和训练一体化,使学生能够边听边看,边听边练。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多关注茶艺发展动向,能学以致用。 二、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设计
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2、教学方法建议
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议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建茶艺服务的仿真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茶事服务的技能技巧。 三、教学评价
1、评价建议--课程考核标准
(1)能够熟练掌握茶叶的分类方法与制作技艺。
(2)熟悉茶的功效及科学的饮用方法;熟悉茶叶的选购与品质的鉴别方法; 掌握茶叶的储存方法。熟悉茶艺的概念;熟悉泡茶的器具;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掌握各类茶的茶艺;掌握茶艺中的品茶艺术;熟悉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 (3)寻找相当数量的客户群,并与之建立联系,做到表达条理清晰,内容完整清楚。
(4)编制简单协议和合同,符合合同、协议文本的基本要求。
(5)能在项目现场独立检查、监督茶艺表演工作,并与顾客良好沟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符合职业道德标准。
(6)能及时发现茶艺表演现场的问题,灵活处理简单突发事件,避免或减少损失。
2、评价方法建议
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笔试、案例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 (1)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平时考核三个部分组成。理论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茶叶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茶叶冲泡及行茶礼仪等相关基础知识。
(2)实验实习技能考核在理论考试前一周进行,根据授课教师计划安排及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考评。
(3)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成绩比例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执行,共占70%。平时考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交流等方面综合评定,占课程总成绩的30%。
3、学生评价
通过教学效果反馈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见: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反馈
表)。通过对互动环节中学生提问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和自评情况。
学生对《茶艺与茶文化》任课教师评教反馈表
评价内容 教学态度认真,关心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维护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认真备课,每堂科目明确,条理性强,讲清难点,讲透重点 注重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结合授课内容,介绍新知识、新成果及与本课程有关的相关知识 方法灵活,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运用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气氛活跃 实训教学准备充分,计划完备,认真落实实训设备、器材、场地 实训目的、操作过程、操作要领、安全等事项交代清楚 教师本人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示范性强 注意让每位学生掌握每个环节的要领,达到预期效果 指导课后学习,认真批改作业,精心辅导,耐心回答学生问题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自己实践,我可以单独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掌握了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合计 4、教师同行评价
通过教研室和系(部)同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见:教师同行评教反馈表)通过随机抽取学生提问和技能操作检验,点评和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加强学生考勤,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考查。
分值 5 5 5 10 5 10 5 5 5 10 10 5 10 10 100 测评得分
教师同行评教反馈表 评价内容 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材料规范,教学进度、实训计划、试卷分析等填写准确、具体 严格按大纲、按教学进度表完成教学任务 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教书育人,受学生欢迎和爱戴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学有所获,反映良好 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 具有制作课件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 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结合 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良好 考核内容得当、难易适中,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检验 合计 四、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依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茶艺发展特点,广泛搜集近几年茶艺发展的相关资料,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突破现有专业教材在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压缩理论部分,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术紧密结合,按照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突出技术操作的过程性。在编写形式上,每章前面安排了学习要求,技能要求,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和内容提要。每章结束后进行了知识要点的框图归纳;并安排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以促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目的性明
10 10 10 10 10 100 5 10 10 10 分值 10 5 测评得分
确一致,真正达到“教、学、做”三位一体,体现教材的特色。 五、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茶艺与茶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1、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合理利用项目导向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教、学、做”三位一体 ;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挖掘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思考和判断力,努力实现教学关系的一体化。
2、教学与职业面向需求相结合
本课程作为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应立足于职业面向,在知识创新及知识应用方面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必须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寻找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完善课程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技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