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学贵有疑”这个主题编排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这四篇不同的课文,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描写了五粒豌豆的经历,通过其不同结局的对比,肯定了第五粒豌豆面对恶劣环境依然成长,用顽强的生命力感染生病的小女孩并令其渐渐康复的行为,说明了通过自己改变他人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文,主要讲科学家模仿蝙蝠夜间探路的方法发明雷达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生物往往有奇特的本领,要注意观察分析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说明文,讲了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蝴蝶的家》以“我”的问题与思索为主线,以“我”为蝴蝶在雨中藏身何处而着急、担忧的情感贯穿全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习作”的主题是“小小‘动物园’”。这个习作话题非常有意思,让学生将家人想象成某种动物,旨在通过回味家人生活中的片段,感知他们的特点,感受“动物园”的氛围,在趣味写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的内容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交流,养成在阅读中善于提问的习惯。“识字加油站”提供了九组生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词句段运用”设置了两个小题,旨在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掌握设问句的特点并学会运用。“日积月累”提供了几则关于质疑的名言,旨在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学会在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掌握形声字的特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掌握设问句的特点并学会运用,积累关于质疑的名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在课本上做上标注。
2.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提出问题,受到启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师引导并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体会、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掌握形声字的特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掌握设问句的特点并学会运用,积累关于质疑的名言。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学会在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措施
1.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加强学科整合,拓展课文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科学。
3.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内容、课文写法、受到的启示等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有价值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4.这四篇课文文体不同,教学中应各有侧重。《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五粒豌豆不同的经历,认识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性。《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问。《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应侧重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蝴蝶的家》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时安排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2课时 《蝙蝠和雷达》2课时
《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蝴蝶的家》 1课时 习作:小小“动物园”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和内心活动,明白作者对五粒豆的不同态度。 3.感受小豌豆在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平实、仁爱和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和内心活动,明白作者对五粒豆的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通过追求梦想,我们可以实现个人的价值,但是关于价值,每个人却有不同的理解。在一个豆荚里有五粒豆子,它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想知道它们的梦想是什么吗?让我们进入课文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注音的生字。重点指导后鼻音“恐、僵、硬、曾”,翘舌音“舒、适”。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舒”这个生字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识记;“适、恐、硬、枪、愉”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按、探”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动作表演让学生识记。
字谜示例:
舍弃自己,无私给予,不受拘束,轻松欢愉。(谜底:舒)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豌”右边竖弯钩略向左下方倾斜。
“按”右边“宀”不宜过大,“女”横长而稳。
“舒”左部“舍”第二笔变成点,右部“予”竖钩的竖宜长。 “适”里面“舌”不宜过大,“辶”平捺长伸。 “恐”心字底的卧钩托上,三点相呼应。 “僵”左窄右宽,两个“田”匀称。
“硬”左部“石”小且偏上,右部“更”竖撇宜长,捺要伸展。 “枪”左部“木”横短竖长,右上部“人”撇捺角度对称。 “耐”左部“而”的横折钩依次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探”右下部“木”横笔在横中线上。 “愉”左窄右宽,右部撇捺舒展,下部紧凑。 “曾”上部略扁,下部稍长。 易错提示:
“舒”右部是“予”,不要写成“矛”。 “僵”右边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3)多音字。
céng:曾经 曾几何时 曾
zēng:曾祖 曾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