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题
1.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jǔ,通“举”,选拔) .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
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选贤与能。 通 意思: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 意思: ③舟首尾长八分有奇。 通 意思: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 意思: 3.下列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寻向所志,遂迷。 ...C.大道之行也。 ..
D.男有分,女有归。 .
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男有分,女有归 分: 归: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 作: ..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 大同: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6.指出加点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 子: ..7.填空
①《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 (朝代)的 (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 篇。
②“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 》《 》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 》中的两个篇章。
8.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内语段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习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男有分,女有归。
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④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找出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
。
3.①本语段可分为_____层,每一层的大意是: 。
②这几层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 。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给下列各字注音。
睦( ) 矜( ) 分( ) 恶(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讲信修睦 信: 修: . ..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 货: . .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 作: . ..④故外户而不闭 闭: . .
3.给选文加标点。在“ ”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4.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
思考题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之后,历朝历代的贤明君主们也常以此作为奋斗的目标。
还记得曾经热播一时的《还珠格格》吗?朝隆皇帝让大字不识一个的小燕子背诵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这篇《大道之行也》,小燕子一番通俗易懂的话语恰恰道破了“大同”的实质——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人们都有的吃,有的穿,有的用,老人、孤儿、寡妇、残疾人都能过好的生活,这就叫“大同”了。
是啊,“大同”社会是人们的美好理想。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就生动传神地虚构出了一个大同世界——“世外桃源”,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辛亥革命的宗旨就是——“天下为公”。 经过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我们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同世界”——社会主义,今后,我们仍将不断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请同学们认真理解课文内容,想想“大同世界”在你心中应该是怎样的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