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月考试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请把下面一句话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2分) 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
2.依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拼音:(4分)
(1)酝niàng( )(2)chéng( )清 (3)qiè( )而不舍 (4)hài( )人听闻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讪(shàn)笑 参差不齐(chā) B. 蓦然(mó) 战栗(sù) 众目睽睽(kuí) C.干涸(kū) 深邃(suì) 怪诞不经(dàn) D.剽(piāo)悍 缀(zhuì)行 飘渺((piāo miǎo) 4.下面括号内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2)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3)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出珍惜时间的两句是
, 。 (5)《次北固山下》 既是写景又蕴含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 。 (6)杜牧《秋夕》中抒发心中悲苦的句子 , 。 7、名著阅读。(2分)
- 1 -
“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文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 》,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 。(2分) 8、仿写句子。(2分)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 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12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止有剩骨 止: (2)而两狼之并驱如 驱:
(3)一狼洞其中 洞: (4)屠自后断其股 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11.理解填空。(4分)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 ( ) ——(御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2分)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7分)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罢:通“疲”,文中指停止 。 12.解释句中斜体的词(3分) (1)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 ) (3)乃往( ) 13.找出与“身自罢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 2 -
A.夫君子之行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两狼之并驱如故 D.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14.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8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4.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1分)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5.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16.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 __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 _ __ 形成鲜明对照。(2分) 17.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3分)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1题。(7分)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