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通用版)2018 - 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1:59: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案 A

解析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①是错误的;城镇化是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②④符合题意;③中的“确保农民工家庭幸福”过于绝对,排除;故答案选A。

12.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努力实现城镇化与环保双赢。让长期超负荷的城镇内河水体、大气环境得到休养生息,提高城镇生态产品、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从一家企业来看,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的举措有( )

①制定并执行“三废”排放行业规范 ②加快技术创新,减少能源消耗 ③实施绿色消费,在生活中减少污染排放 ④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 C.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一家企业本身是不能制定行业规范的,①不选;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②正确;实施绿色消费指的是消费者的行为,不是企业的行为,③不选;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④正确,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了既发展经济又提升空气质量,M市采取了以下措施: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加快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发展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的同时,对经济效益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M市采取的上述措施是如何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发展理念的。

答案 (1)通过财政支持和资金扶持,加快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是实施创新的体现。 (2)大力发展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对经济效益低的行业实行强制性整体退出,是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落实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形成新型城乡关系,是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协调发展的体现。

(4)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整体退出,是在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绿色发展的体现。

14.材料一 某校时政兴趣小组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绘制下图。请你欣赏并回答问题。

B.①③ D.③④

11

注:“一岛”即厦门岛,“一带”即环湾城市带,“多中心”即厦门岛市级中心、东部市级中心及岛外的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区级中心,形成产城一体、分工明确的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

材料二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时下的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改革开放。30 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怎样改革”“怎样开放”这张白纸上勾画最初的蓝图,与此相比,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更高层次和更新内涵:要改变粗放型的发展体制和方式;要经过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继承创新之后,形成中国更高、更好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果;要结束5 000 年陆路文明和农业文明,转而建设海洋文明与海洋强国。 根据材料,谈谈美丽厦门战略布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 (1)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2)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厦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厦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5)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坚持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厦门可持续发展能力。 (7)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厦门产业的创新发展。

12

(全国通用版)2018 - 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s8x6z68q7f2vc1v0ey6gjog0oh7b0066z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