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6:58: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较发育,岩芯呈柱状,锤击声较脆,较难碎,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属Ⅴ级次坚石,A组填料。 1.2.4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测区地表水主要为冲沟水,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多沿沟槽排泄,沟槽内地表水流量随季节变化,雨季时较大,可增大数倍。

(2)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测区表层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以粉质黏土为主,第四系孔隙潜水不发育,并且随季节动态变化大,由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的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水量变幅较大,由于上覆粉质黏土为较好的隔水层,地形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多沿坡面往下径流,入渗水量较小,基岩裂隙水发育程度受基岩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裂隙贯通性的影响,全风化岩属弱含水层,富水性差,强风化岩和弱风化岩的导水性和富水性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具各向异性,总体地下水量不大。地下水运动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

(3)水化学特征及其侵蚀性

测区段内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简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SO42-·Cl-—Na+·Ca2+型,水质呈弱酸性,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在环境作用类别为氯盐环境和化学环境环境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具有侵蚀性。

(4)隧道涌水量预测

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预测隧道涌水量。 大气降水入渗法:Q=2.74 FaW 式中:

W—隧址区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本地区为1763.9mm。

3

F—隧道通过各含水岩体地段的渗入补给面积(km2), 本隧道集水面积为1.108×3 km2。

a—入渗系数(根据含水岩组岩性、入渗能力取地区经验值,凝灰熔岩类取0.15。

Q—涌水量(m3/d) 隧道正常涌水量为:

Q=2.74 FaW=2.74×1.108×3×0.15×1763.9=2409.78(m3/d) 1.2.6工程地址条件评价

隧道洞身主要穿越燕山早期侵入花岗闪长岩,总体上岩体节理、裂隙一般发育,侧壁基本稳定。局部地段岩体较碎,裂隙发育,可能发生掉块,岩崩等病害,裂隙发育段有利于地下水的聚居,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涌水,其中DK9+310~DK9+420为小凹槽,为雨水重要汇集排泄区域,凹槽最低埋深约22.3m,地面横坡约23%。地表植被较发育岩层,岩土层强度较低,遇水可能发生软化,崩解,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1.3 设计原则及有关技术指标

(1)主要构件的使用年限为100年。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刚度、强度,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

(2)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周围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及使用功能的综合比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3)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运营、环境保护、防灾等要求。 (4)结构的净空尺寸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和沉陷等因素。

(5)断面形状和衬砌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埋深、施工方法等条件,从地层稳定、结构受力合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

4

(6)隧道结构按结构“破损阶段”法,以材料的极限强度进行设计。

(7)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应控制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8)隧道建设应尽量考虑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9)设计中除参照毕业设计指导书外,尚应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或《地铁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隧道主体工程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

(11)隧道结构的抗震等级按二级考虑,按抗震烈度8度设防。 (12)结构设计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应根据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腐蚀性等情况,满足防水和防腐设计要求。当结构处于有腐蚀性地下水时应采取抗侵蚀措施,混凝土抗侵蚀系数不低于0.8。

(13)在永久荷载基本荷载组合作用下,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结构构件裂缝验算。二类环境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迎土面)应不大于0.2mm,一类环境(非迎土面及内部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均应不大于0.3mm。当计及地震、人防或其它偶然荷载作用时,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

(1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应按采用。区间隧道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

(15)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20。C20喷射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可采用:轴心抗压15MPa,弯曲抗压18MPa,抗拉1.3MPa,弹性模量为22GPa。喷射混凝土与地层的粘结力不低于0.5MPa。(注: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指采用喷射大板切割法,制作成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实验方法所得的极限抗压强度乘以0.95的系数;喷射混凝土与地层的粘结强度可采用预留试件拉拔法或钻心法。)

5

1.4设计遵循的规范

(1)《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陕西科学出版社 (2)《地铁设计规范》(50157—2003)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

6

搜索更多关于: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 的文档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udx3gjxm5zpak1cslt1is53085cn00i7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