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用工程 本项目位于宁波北仑出口加工区内,该工业区有完善的给排水及供电等公用设施。 给水:企业用水通过工业区市政自来水管网供应。 排水:雨污分流,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出口加工区的市政污水管网。 供电:项目所需生产用电由园区供电系统提供。 5.平面布局 本项目位于宁波市出口加工区关山路5号0319-6地块,该地块的总占地面积为86666平方米,本项目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22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500平方米,绿地面积439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754平方米,绿地率为19.45%。 一期工程的厂区只布置一幢生产厂房,厂区大门朝关山路设置。厂房的南面为3层楼,主要布置办公用房和组装车间;厂房的北面为2层楼,主要布置背光板和扩散片的裁切、印刷车间以及仓库。具体见附图3。 6.生产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为2000人,为两班制生产,年工作时间300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的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宁波出口加工区内,目前该区域的部分公司企业已建成投产,各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也已经完善,地块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目前园内的污水经污水管网排入金塘水道海域,工业园内污水管网与岩东污水处理厂接通后,废水排至宁波经济开发区岩东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后排海。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 -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宁波北仑出口加工区0319-6地块内,厂区的东面为宁波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面为关山路,路的对面为出口加工区0322-4地块,尚未确定企业;西面为扬子江南路,路的对面为出口加工区0316地块,为华屋电子的LCMB生产厂房;北面为海关仓库以及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本项目周围300m之内无农居点。 具体见地理位置图(附图1)和出口加工区块的平面布置图(附图2)。 2.地形地貌和地质 宁波市出口加工区位于宁波市东部的北仑区,地理坐标为121°48′,北纬29°58′。北仑地区地形呈狭长不规则三角形,西北为滨海水网平原,东南为低山丘陵区,面积4.4万ha,区内河流池塘交错密布,地势向海岸方向略有倾斜,坡度小于0.1%,地面标高为1.9~3.8m,略低于高潮海水水面。 3.气象、气候特征 北仑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冬季少雨干冷,春末夏初为梅雨季节,7-8月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由于地处沿海,受海陆风影响比较明显,夏秋季节受太平洋台风影响,伴有大风和暴雨。本区域主要气象要素如下: 历年最高气温 38.7℃ 历年最低气温 -8.8℃ 年平均气压 1016.5hpa 年平均气温 16.3℃ 年平均雨日 159.5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 1312.3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82% 年平均风速 4.82m/s 主导风向 SE(10.8%) -4-
N(10.04%) 4.水文 北仑区内河属于封闭性河流,河床浅、河面窄,水量较小,稀释自净能力较 差,河网污染已较严重。 全区河网纵横交错,区内水系主要由甬江、小浃江、岩泰河水系和芦江水系,除甬江、小浃江由外区流入外,其余多发源于当地山区,为独立入海的短小河流,这些河网不仅密度小,而且河流的水深随季节及灌溉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金塘水道海域属于不正规半日潮,由于有舟山群岛的金塘、大榭、黄蟒等岛作屏障,外海涌浪难以传入,主要波浪是局部水域产生的风浪,水道内水深流急,在潮汐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水质交换条件。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宁波保税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土地置换方式建立了保税区南区,面积为0.4平方公里。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200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两区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大陆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活、政策最优惠的特殊经济区域之一。宁波保税区、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实行统一管理,功能政策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是中国大陆投资环境最优越、功能最完善的区域之一。两区管委会为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并实行合署办公。 到目前为止,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区内设立企业4000多家,注册资金达230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84家,总投资26亿美元。引进高科技项目131个,总投资18.6亿美元。尤其是台资企业急剧发展,引进台资企业-5-
110多家,其中生产型企业51家,总投资8.4亿元,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台资企业集聚地。目前区内已形成计算机产业群、半导体光电产业群、精密机械产业群、留学生创业企业群、软件产业群和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企业群,成为华东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地和重要的进出口物流集散地。 根据设计规划,本工业区污水均进入岩东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其设计规模24万吨/日,一期工程6万吨已于2002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处理工艺为二级好氧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达《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后,进行深海排放。目前本工业区管网还未连接到岩东污水处理厂,现直接排入金塘水道海域。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