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8:25: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额度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写作

1、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2、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

1、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3、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目标:

1、 积累字词,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学会把握课文只要内容,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

养默读的技能。

2、 综合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并指导学生自测。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课文中特色的语

言,感人肺腑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情景,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1、提高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及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在初步领悟文章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精读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文章情境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在美的体验中积累语言。

3、在明确文章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内涵,领悟文章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倾听文章传达出来的人类的呼声,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4、积累与战争相关的诗词、名言和成语等。

四、课程内容:(内容、课时分配)

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 (共课8时) 1、新闻两则(2课时) 2、芦花荡(2课时) 3、蜡烛(1课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课时) 5、亲爱的爸爸妈妈(1课时)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课时)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资源分析;师资资源(略)学情分析: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设备资源:录音机、多媒体

2、教学流程设计

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六、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 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 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 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 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 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 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 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额度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写作

1、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2、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

2、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3、 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4、 3、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

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目标:

4、 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5、 熟读课文,在感受课文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各篇文章的语言风格,通过比较,总

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领略其个性特点,从而达到揣摩记叙文语言特点的目的,真正感受记叙文的语言风格。

3、感受到课文所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2、学习运用圈点评注的阅读方法来品味语言,同时体会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不断积累佳词妙句。

4、把阅读内容和生活经验练习起来,激发学生对爱的体验,培养他们懂得感恩与回报的美好情

感,让他们学会关爱身边的伙伴,关注弱势群体,对自己的同学、亲人、朋友以及社会奉献爱心。 四、课程内容:(内容、课时分配)

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二单元:(共9课时)

6、阿长与山海经(2课时) 7、背影(2课时)

8、老王(2课时) 9、台阶(1课时) 10.信客(1课时)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课1时)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资源分析;师资资源(略)学情分析: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设备资源:录音机、多媒体

2、教学流程设计

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叙事性作品适合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熟悉、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中的思想感情。 六、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 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 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 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 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 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 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 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额度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写作

1、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2、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

5、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2、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3、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单元目标

1、认识说明文,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初步认识说明文的特点。 2、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 3、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三、单元重点难点

1、认识说明文,在阅读中获取知识。

2、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3、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课程内容:(内容、课时分配)

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三单元:(共9课时)

11、中国石拱桥(2课时) 12、桥之美(1课时)

13、苏州园林(2课时) 14、故宫博物院(2课时) 15、说屏(1课时)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1课时)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资源分析;师资资源(略)学情分析: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设备资源:录音机、多媒体

2、教学流程设计

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六、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 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 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 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 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 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 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 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在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二)阅读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的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额度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写作

1、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2、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四|)口语交际

6、 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7、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3、课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3、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单元目标: 1、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速读和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在综合性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2、 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课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对说明事物的作用,并能对文中疑难问题进行探究。 3、 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单元重点难点:

1、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

2、 能较熟悉的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3、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对科恩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6、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课程内容:(内容、课时分配)

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四单元:(共8课时)

16、大自然的语言(2课时) 17、其妙的克隆(2课时)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课时)

19、生物入侵者(1课时) 20、落日的幻觉(1课时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1课时)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资源分析;师资资源(略)学情分析: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设备资源:录音机、多媒体

2、教学流程设计

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通过朗读、速读、默读学生能迅速抓住课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梗概。开展各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进而爱上学习。 六、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 对学生当堂进行评价,可通过提问次数,背书卡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2、 在学校积极与班主任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利用校信通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3、 认真组织综合性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 4、 利用小组长进行过程评比。 (二)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

1、 卷面检测,通过期中等阶段性抽测,以获得学生知识的储备。基础字词,诗词背诵,语段分析,写作训练等。

2、 进行至少一次基本功展示,如我是小小书法家——硬笔书法比赛。 3、 进行一次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笔记展评。

4、 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即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覆盖面广。 2、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高。 4、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有风格。

搜索更多关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 的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程纲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2xpp4y0up1is520730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