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项答案回答无过错责任,如回答是加害者行为没有过错的责任、或者不考虑加害者行为的过错的责任,都可给2分。
第(2)项答案指出过错责任适用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在主观要件方面的缺陷和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合理性者,可给2分。
第(3)项答案强调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实行无过错责任的目的者,可给2分。 39.国际环境合作,是指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方面,采取国际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的行动,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1分) 主要内容包括:
(1) 增强各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2) 防止环境问题的越界转移。
(3) 环境不利变化的预先通知、协商和相互援助。 (4) 采取区域环境保护措施。 (5) 采取全球环境保护措施。
(6) 制定环境损害责任和赔偿的国际法规范。 (7) 建立有利于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经济制度。 [评分标准]
“主要内容”中每项1分,答案意思相近即可给分。答出任意5项即可得5分。 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0题12分,41题8分,共20分)
40.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分)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方面。需要是指对人类需求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当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需要。(1分)
限制是指对向自然的索取和投入加以限制,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1分)
(3)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实质,是对国家的国际现行法律体制在新的发展目标指导下实行全面的变革。它不公应当成为现代各国完善国家立法体系的长远目标,而且理应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应当具体体现的一项指导原则。(2分)
(4)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2分)
“协调发展”着重从横向关系上,即制约发展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可持续发展则是从纵向历史发展过程即当前需要
与未来需要的关系上提出要求。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2分) (5)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正在形成中的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对国际环境关系的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性(2分)。 [评分标准]
第(2)项答案应当包括对需要和限制的两方面解释。每项解释各给1分。
第(3)项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答对意思者可给2分。
第(4)项的核心,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但是,若结合我国具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律制度对可持续发展作出论述、而未明确回答两者之间关系的,也可给2分。
第(5)项的答案若以国际环境公约举例说明的, 也可给2分。
41.(1)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制度,是指政府部门公布限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名录,相关的生产经营者遵守执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分)
(2)实行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制度,是针对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它是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确立的一项具有预防作用的技术性措施。(2分) (3)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具体内容包括:由国务院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公布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的名录。(1分) 从事与被淘汰工艺和设备相关的经营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遵守施行。(1分) 企业不得将被淘汰的落后设备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1分) 对违反上述规定者,可以受到责令改正、责令停业关闭的处罚。(1分) [评分标准]
第(1)项的核心包括政府部门制定名录、相关经营者遵守执行两点。每小点各1分。 第(2)项的核心是具有预防作用的技术性措施。答对意思者可给2分。 第(3)项每小点答对意思的,也可给1分。
五、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42题12分,43题8分,共20分)
42. (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购买鱼苗费用(1分)、鱼塘经营费用(1分)、鱼塘承包费用(1分)、污染清除费用(1分)和出售鱼产品预期收入(1分)。 (2)化肥厂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全部损失。(2分)对因“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造成的财产损失应予赔偿。(1分)对因“当地连降暴雨,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不可抗力为由,不承 担赔偿责任(1分)。
(3)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损害的责任作出了如下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1分),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1分),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 免予承担责任。对化肥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部分,是因为化肥厂没有及时采取防范废水漫溢可能造成损害的合理措施。对此,不能作为不可抗力对待。(1分) [评分标准]
第(1)项答题时各小点意思相同即可各给1分,例如“鱼饲料费用”或“用工费用”均可认为是“鱼塘经营费用”。
第(2)项第1点回答化肥厂应当承担部分损害的赔偿责任的,也可给2分。
第(3)项有关化肥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部分,回答化肥厂存在过失也可给1分。 43.(1)杜某和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刑法》,该违法行为与我国参加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有关。(3分)
(2)杜某的行为构成了犯罪。(1分)具体罪名是:非法捕杀和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1分)
(3)李某的行为构成了犯罪。(1分)具体罪名是: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动物制品罪(1分);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1分)。 [评分标准]
第(1)项每答出一部法律(公约)名称给1分。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回答为“《华盛顿公约》”的或者用英文“CITES”表示的,以及答案对公约名称的表示意思相同的均可给1分。
第(2)、(3)项的具体罪名,必须与标准答案一致方可给分。
一九九八年(上)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保护法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井15分)
1.-------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氯氟烃等物质,使大气中的------层遭到破坏。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实行------责任原则。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5· 国家对珍贵-----一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
6.环境标准主要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和方法标准四类。 7.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一般属于------所有。
8.产生强烈偶发性噪声活动的申请,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部门审批。
9.我国的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 10.环境监理是一种专门的环境监督-------活动。
11.生态农业是在吸收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13.我国已经开始对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废物和------等五大类污染物征收排污费
14.人类在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上,曾出现过两种典型的错误认识,即“零度增长论”“-------论”
15.各级人民政府的-------部门负责对船舶排污引起的水污染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是一种( )标准。 A污染物排放已环境质量C.环境基础D.环境方法
2.《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环境行政复议与环境行政诉讼关系时,适用( )原则。 a.复议前置b.自由选择C·复议终局d.诉讼前置 3.1972年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地点是( )。 a.斯得哥尔摩B·里约c.内罗毕D·纽约 4向海洋倾倒废物,应当在( )内进行。
a.毗连区b.海洋倾倒区C公海区域d.非重点保护海域
5.责令排污企业停业、关闭的处罚决定,只能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 )作出。 A.公安部门 B.环境保护部门C.工商部门d.人民政府
6.除《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外,( )也对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作了规定。
a.《大气污染防治法》 b.《水污染防治法》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d.《海洋环境保护法》 7.对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行( )制度 a.特许猎捕证 b。狩猎证c。持枪证 d。许可证
9.排污单位从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中获得的补助,一般不高于其所缴纳排污费的( ) a .80% b.30% c.20% d.50% 10.()属于第一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 B·水土流失C·地震 D·森林破坏 三、是非题(10分)
1.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
2.环境保护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自成体系。 3.环境标准属于一种行业标准。
4.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同其他民事损害赔偿一样,其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5.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法律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是 19 90年颁布。 8.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石油型污染。
9.江苏盐城丹顶鹤保护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10。环境管理的概念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提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O分) 1.环境污染 z.环境保护法 3.谁开发谁保护 4.现场检查 5.风景名胜 五、简答题(共24分) 1.简述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2. 为什么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采取预防为主原则? 3.试述环境保护工作中实行“三同时”制度的意义。 4.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 六、论述题(共21分)
1.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