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的练习,让来访者树立正确的自我意向,增加应试的信心与自知力,减少或消除焦虑的担忧成分。
3.帮助案主分析“致病”的主客观原因,要求案主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给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父母对我寄予的期望很大,假如我高考落榜了,我真的不敢想象后果会怎样”,可见案主将考试结果看得很重,对考试总有一种失败的预感,这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也让案主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对此,我鼓励案主多用积极自信清晰的语言来对抗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事情的发生我自己不满意,不过我得承认它,我不能决定一切,但我能决定自己如何去感觉。”“我相信,最后的成功一定属于有准备的人”“我发现,我每天进步一点并不是很难。”“我其实很棒,真的很棒。”同时,要求案主制订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应落在案主的最近发展区内,是“跳一跳,就可够得着的”。案主根据前几次的考试成绩,适当作了调整提高,确立了自己的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消除了案主无名的的焦躁感。针对案主喜欢熬夜的习惯,提醒案主制订科学有效的作息时间表,不可长期打疲劳战。提醒案主正确认识失眠现象,因为随着高考的临近,案主内部的神经系统也会越来越兴奋,难以入睡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过于担扰或强迫自己马上入睡的念头反而会使自己更加难以入睡,睡眠应顺其自然,即使考前没有休息好也不要紧,因为考场上紧张的气氛会唤起考生很高的觉醒状态,使考生头脑依旧保持清醒,顺利考试。
4.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帮助案主学习放松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使案主的神经过敏性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
首先让案主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松弛的状态,让案主想象处在令人轻松的情境中,咨询师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案主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要求案主在家中反复练习,直到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接着引导案主建筑焦虑等级,要求案主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要求案主闭上眼睛就能出现想象的刺激画面,画面要清晰具体,
5
并且置身其中出现相应的情绪变化,下面是与案主协商的假定情境,并依次排列。
A明天我就要考试了,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 B我走在去考场的路上
C我收到了试卷,考场气氛很紧张 D我遇到了一道很陌生的题做不出来 E交卷时间快到了,我根本就做不完了
F考完后我与同学对答案,发现自己的许多答案和他们的不一样 G考试结果快出来了,我的心怦怦地跳
第三步,通过与案主的放松训练,小菲现在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第四步,按照预先设置的焦虑等级,让案主在大脑中想象放松,循序惭进让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当完全放松时,开始想象“焦虑等级”中的第一种情境:明天就要考试了,可我还有很多书没有看,围绕这一情境让案主在脑海中充分想象加以描绘??在想象中,案主开始紧张,身体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直至案主喊停为止,这时开始放松,肌肉从上至下的彻底放松,让案主恢复正常,再次让案主想象刚才的情境,直到这一情境无法引起案主任何的情绪反应,说明对第一情境案主已成功脱敏。
接下来对第二种情境进行脱敏,依此类推。每次脱敏训练,只进行一到二个等级的脱敏,坚持了两周时间,案主已能正视考试,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高考备战训练中。
五、效果评估
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干预,案主情绪稳定,在给我的来信中写道:屡次的考试失败让我惶恐不安,但是现在,我知道自己只要奋斗过了结果是什么也不再重要。但我坚信,天道酬勤,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指导与帮助。看到这样的信件,再做心理测评检查疗效已属不必,我也通过班主任了解到,小菲情绪稳定成绩进步明显,看来小菲已彻底走出了那段人生低谷。
六、咨询反思
这个案例给我很多的启示,首先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除了是实际成绩的直接反馈之外,更多地反映了该生的心理素质,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成熟
6
的时期,他们的知识水平正不断增大,但心理上的困惑与烦恼有时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牵扯着他们的成长,不少学生自尊心强,身受父母的重重嘱托,在学习上争强好胜,不懂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挫抗能力差。遇事就乱了手脚,心理素质不行。作为老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
另外,心理辅导工作的成功,首先须重视师生之间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当学生信赖你时,才会接受你的帮助,接受你的教育观点,心理咨询工作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有些问题需改变学生的根本观念,需学生慢慢体会,当学生悟出道理时,心结也随之而解。
参考文献:
第1页中①②参考《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专用指导手册》 海南省电子音像出版社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