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4 9:00: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 2507;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7日。 一、填空题

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____、____、____。 旋律 和声 节奏

2.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 创编歌词 自发咏唱

3.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____;另一方面也确实能____。 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 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____、____、____。 组织要素 组织标准 组织形态

5.四类日常音色是____、____、____、____。 生活环境中的音色 自然环境中的音色 动物叫声 机器声音

6.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____、____。 稳定的节拍 疏密节奏型

7.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评什么 谁来评 为什么评 怎么评

二、名词解释

1.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2.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3.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 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4.表现性评价:指在真实情境中,根据幼儿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而进行的评价。 5.双圈舞:是全体围成二个圈,以双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 三、简答题

1.前符号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

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感官原动性,即感知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还没有分化,艺术品的呈现只是作为一般的刺激物,只是起到促进儿童一般感知能力发展的作用,儿童还不能把艺术品当作审美对象。

2.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

2

答:(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 (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 (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3.造成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1)缺乏歌唱练习; (2)害羞;

(3)一些幼儿的声音低沉或音色特殊,他们因为和别人的声音不一样而不敢歌唱;

(4)一些过于自信的幼儿可能又会唱得太高太响,因此可能听不到他们自己唱得和别人不一样; (5)只有相当少数的情况属于生理原因。

4.指向拍感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

答:特点:歌词本身要么直接指向身体动作要么充满了身体动作提示,只要把歌曲的身体动作做到位歌曲也就会唱了。

5.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答:(1)用不同的摇摆与舞步表达不同风格的舞曲; (2)能在不同的队形中跳集体舞;

(3)把身体动作的节奏感迁移到打击乐演奏中去口。 四、论述题

1.针对幼儿音乐经验,谈谈一个经验二个特征的含义。

答:对幼儿音乐经验来说,一个经验第一个特征的含义是表现与再现性(情感)、制作性(实践)、形式性(理智)三者融合为整体,而这种整体是以音乐制作的方式出现;第二个特征的含义是这种经验以音乐形式模型的方式在头脑中留下表象,表象的形成与表达都依赖三种音乐制作方式。 2.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 的四种方法。 答:(1)提炼出节拍,用打击乐演奏出来。

(2)提炼出音符简化后的节奏型,即出掉附点、切分等难的音符,只留下四分、八分、二分等简单音符,并组成节奏型。

(3)基本上也是提炼节拍,但在延续音上又保留了节奏。 (4)完全根据重拍提炼节奏型。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

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此曲为三段体,原曲结构为ABABA,为了符合幼儿注意时间不宜过长的特点,我们可把此曲简化为ABA’。

句式结构图:

| A ‖︰ B ︰‖ A’ | ▏ a a’ b c 过渡 a b c d a a’ b c

在粮食丰收后的一个晚上,农村男女青年喜气洋洋地敲锣打鼓、跳舞欢庆。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鼓(第一段aa’两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钹(第一段b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吊钗(第一段c句);所有的女青年拿着绸带跳起了绸带舞,先是把绸带往头顶甩(第二段ab句),然后把绸带往身旁甩(第二段cd句);最后男青年又出来了(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动作说明:

A段为男青年表演的动作。

A段a的动作:身体朝向左边,左右手一拍一次轮流作敲鼓状。 A段a’的动作:身体朝向右边,动作与a相同。 A段b的动作:一拍一次作敲鼓状。 A段c的动作:一拍一次作敲吊钗状。 B段为女青年表演的动作。

过渡名:身体左右摇晃各一次。

2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cob4zrnr3qhtz4wh2h1h1yk7phau00sj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