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五(高一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实践课教案
水平五(高一年级) “篮球与游戏”单元第3学时 肥西中学 李 斌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课序 1、 95﹪的学生明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2、85﹪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小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 重点 1、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 游 戏:小螃蟹运西瓜 难点 持球、传接球手型正确,传球准,力度适当。 全身协调配合,传球时翻转抖腕、接球时主动迎球后顺势屈肘后收。 运动负荷 学习内容 1、课堂常规。 2、导入本课内容。 3.激趣拍手操。 教师活动 1、整队,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通过介绍詹姆斯的传球技能,导入本课内容。 3.组织学生一起做热身操。 学生活动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回报老师,师生问好。 2、认真听讲,跃跃欲试。 3.积极热身,提升激情。 组织形式 四列横队 要求:练习时五指张开。 次数 1 时间 3' 强度 中 准备部分 设计意图 以詹姆斯球星的介绍,激发学练兴趣。以劲爆、快节奏的音乐组织学生热身、活动手腕关节,提升学生学习的激情。 一、持球 五指分开像网袋,拇指配合八字形,双手掌心要空出,手指触球才能稳! 趣味提示:持球于胸前颌下,“八字”不能太肥或太瘦哦! 1、组织学生观看球上贴的口诀,自主尝试双手反弹球并接稳。 2、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对照口诀练习,教师进行示范讲解。 3、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自主尝试反弹球并在胸前迅速接稳,互相点评提高,教师随机拍学生球并适时指导。 4、组织学生挑战:反弹接球后听方向指令快速移动球,争取拿稳不掉;同时安排几位学生在队列中伺机打球。 1、认真观看思考,根据口诀尝试练习。 2、认真思考,有序发言,观察示范,明晰要领。 3、认真练习,合作评价,共同提高。 4、积极练习,在挑战中升华学练激情,巩固持球技巧。 四列横队 师站中间 10 10 10 1' 1' 1' 弱 中 中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二、接球 身体稍前倾,两手如口袋,伸臂主动迎, 球到顺势收。 趣味提示:球是宝贝啊,它要“投怀送抱”了,我们就要主动一点,主动迎上去,到手了就赶快收到怀里,别让别人抢走。 基本部分 三、传球 双脚前后站, 身体稍后仰,沉肘又屈腕, 蹬地伸双臂, 翻转抖手腕, 送球要主动, 空中向后转。 提示:做出正确的拨指抖腕送球动作很关键,球在空中是向后旋转就对了。 1、组织每组组长在每位成员的手心印花,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2、引导学生尝试头上适当力度抛球后接球,思考如何接稳球,教师总结提醒:力度适中、看准、两手如口袋。 3、组织学生观看球上贴的口诀后两人一组尝试接同伴传送来的正面来球,思考探究怎样接稳正面来球。 4、组织学生总结经验,并观看教师示范接正面来球。 5、组织学生进行传接球10次比快,让学生自己发现传球不准、力度不当等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到学习传球的环节。 1、怎样才能传得准、稳?组织学生观看口诀后自主尝试练习。 2、教师示范讲解并组织练习徒手动作。 3、组织学生两人一组 听哨音进行传接练习。提示不要学传球就忽略了接球动作! 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自主练习传接球,区别对待自由调整远度,教师巡回指导。 5、组织学生进行30个传球比稳,并大声数出来。 6、组织学生进行传接球游戏:球下接龙,让学生在有一定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提高练习。 1、有序印花,认真思考。 2、在尝试中进一步巩固接球的手型。 3、认真观看学习口诀,有序尝试练习,并互相合作讨论。 4、认真观看老师示范,积极思考。 5、认真练习,发现问题。 四列横队师站中间 10 20 10 10 10 20 2 2 30\ 2' 30\ 30\ 30\ 2' 1' 2' 弱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强 1、认真观看口诀,思考并尝试练习探究。 2、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明晰要领。 3、认真练习,合作评价。 4、合作练习,认真有序,共同提高。 5、认真练习。 6、积极有序游戏,巩固提高技能。 四列横队师站中间 要求:练习时互评互助,保证成功率。
设计意图 结束部分 四、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1、认真听讲,明 小螃蟹运西并组织学生站好游戏队晰规则与安全意 四列竖队 瓜 形。 识。 规则与要求: 由两名同学 背对背站立,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2、认真有序比2' 强 注意安全、2 比赛,强调安全与规则。 赛,注意安全。 中间夹篮球 文明喝彩! 侧滑步从篮 球场地的一个边线运至另一边线。 1、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根据口诀自主练习,在尝试中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游戏中升华课堂愉快的学练氛围,让学生在趣味的游戏练习中提高腿部力量,作为身体素质练习,同时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1、集合放松。 1、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放1、听音乐师生同 1 3' 弱 松操。 放松。 2、总结评比。 2、小结全课,师生互评。 2、师生共同交流 提高。 3、布置作业。 3、布置课后作业。 3、明确作业内 容。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4、下课,师生再4、宣布下课。 4、 见。 5、收还器材 预计练习密度 篮球20只 预计平均心率 125次/分 50% 场地器材 课后作业
与父母一起玩双手胸前传接球,并尝试教会他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