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9:45: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教材 化学 学段 第四学段 年级 第四节 有机合成(第二课时) 否 高二 授课日期 2015年11月 书名: 有机化学基础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指导者 其他参与者 姓名 刘春锋 刘春锋 徐雅珍 雷红茹、朱栓平 单位 北师大燕化附中 北师大燕化附中 燕山教研中心 北师大燕化附中 联系方式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有机合成在教学上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有学科意义,而且可以全面整合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反应性质和转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有机反应的内在联系和创造价值。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学习者个别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习者集体的讨论、交流活动,用集体的感知来丰富个体的感知,用集体的讨论来活跃、改进个人的内省,用集体的概括来修正、丰富、强化个人的概括,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叉反馈来强化、矫正、补充个体的学习结果。 2.教学背景分析 1. 有机合成在教材中的地位 有机合成是本章的最后一节,不仅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的方法,体会有机合成对人类的重要影响,而且通过分析有机合成的过程,全面整合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反应性质和转化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认识有机反应的内在联系和创造价值。 2.学生的认识发展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复习了有机物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本节课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理解合成的关键是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并应用该思路方法解决陌生物质的合成问题。本节课基于陌生物质合成的真实情境展开教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逆合成分析法的原理、步骤、及分析过程的正确表示方法; 2、掌握键的切断和官能团转换的一些技巧; 3、知道“绿色合成”原则; 4、理解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尤其在制药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物质的合成,学生自主分析合成思路,提炼合成的一般思路,并初步认识逆向分析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确定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 2、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逆向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介绍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合成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有机合成中路线的评价,使学生建立“绿色合成”思想,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掌握键的切断和官能团转换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分析目标分子时键的切断和官能团的转换。逆向合成的思维方法。 5.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环节一 引入 素材 VB12 教师活动 【讲述】维生素B12是生活中常见的药物,有很多的功能,面对如此复杂的结构,如果要同学们去合成VB12,你们有没有简单而大胆的想法呢? 【师】像这种从要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去分析有机合成的方法称为逆合成分析法。 【板书】第四节 有机合成 二、逆合成分析法 环节二 初 识 逆 乙二酸二乙酯为无色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主要用于医药工业任务一: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从原料库中寻找合适的原料,利用逆合成分析法分析如何合成乙二酸二乙酯。 引导学生分析目标化合物,掌握切断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中间体,掌握官能团的转化 2

在学案上写分析过程。 讲解所设计的合成路线的思考过程 启发学生从目标分子出发,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去推出反应原料。 在启发学生关注学生活动 倾听 【生】把VB12切断,分割成一个个简单的结构,再去合成。 设计意图 了解有机合成的意义和价值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合 成 分 析 法 中, 展示学生的合成路线 板书:逆合成分析法思维流程图 如何寻找正确的断键位置的过程中,总结逆合成分析法的关键是键的断裂和官能团转化。 初步认识逆合成 环节三: 再 识 逆 合 成 分 析 法 苯甲酸苯甲酯 : 苯甲酸苯甲酯存在于多种植物香精中,它具有杀灭虱、蚤的作用且不刺激皮肤,无异臭和油腻感,可用于治疗疖疮。 任务二: 请设计合理的路线来制备苯甲酸苯甲酯。 有机原料库:石油化工产品中的烃类。(其他的无机物原料和条件可自选) 在学案上写出合成路线。 提问:既然大家设计出了不同的合成路线,那哪一种才是实验室最佳的合成路线呢?谈谈你的想法?在评价、优选合成路线时的依据是什么? 提问:苯甲酸苯甲酯的工业合成路线真的是这样吗?真正的工业合成路线比设计的实验室合成路线有何优点? 总结有机合成的绿色原则 运用相应知识去分析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在学案上写合成流程图。 学生介绍自己设计合成路线时的思考过程。 学生评价和优选最佳合成路线。 学生对比工业合成路线与实验室合成路线的优劣。 学生反思:刚才评价时遵循了什么原则? 环 节 四 :应 用 逆 合 成 分 析 法 苯佐卡因,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可作为局部麻醉药,可使疼痛感减轻。 布置任务: 从原料库中挑选合适的原料,无机试剂自选,合成苯佐卡因。原料库:乙烯、丙烯、1、3-丁二烯、苯、甲苯、苯酚 分析学生遇到的障碍。 启发学生讨论合成顺序中先氧化还是先还原的问题。 强调:合成路线中要关注顺序问题(或官能团保护问题)。 一轮设计 遇到障碍 体会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轮设计 由学生讲解分析过程。 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反思:今后再用逆合成法设计合成线路会关3

通过该合成实例让学生模拟科学家发现新反应的过程,体会到有机反应是基于合成需求才找到的。 体会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考虑反应原理的正确性及关注合理的顺序问在学生评价和优选合成方案过程中渗透“绿色合成”思想

“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3gx42uac220sz532alg3gznb0gt5600br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