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区
昨日,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连维良同志所作的市委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传达了温情、温暖、以人为本的城市目标。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一份重量级文件,这份文件对于郑州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造就市民幸福生活来讲,至关重要。
这份文件就是《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2011~2020年)(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备受各界关注的郑州都市区建设这部“大片”,正式呈现在市民眼前。一个重量级的“大郑州都市圈”正呼之欲出。
“都市区”的概念并非停留在书面上,不少市民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郑州都市区的轮廓究竟是什么样?今天,晚报为您全面解读“郑州都市区”俏模样。 晚报记者 陈君琰 孙娟 裴蕾
关键词 郑州都市区定位 战略定位: 最佳人居城市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 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最佳人居城市:郑州都市区是推动全域城市化的实践载体,建设都市区是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创业环境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旅游环境城市的有效途径。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郑州必须率先崛起、强力引领,建设以全域城市化、生态和环保共同推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建设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区,进一步增强承载力、辐射力和整合力。 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巩固和提升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全国现代服务业中心,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家区域性创新中心,构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和国际陆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 郑州都市区目标 城市化目标:
郑州都市区总人口将超1500万
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有序、资源配置优化、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环境优美舒适的现代化开放宜居型都市区。
到2020年,总人口超1500万,占全省1/5左右。
建成区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左右。 城镇化率达到80%。
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20标台,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0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人均拥有停车位面积1平方米。
城市燃气普及率在95%以上,污水处理率在95%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0%;全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保持320天以上。 首位度目标:
2020年 人均GDP达14万元左右
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占全省1/4以上,人均GDP达到14万元左右,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前移1至2位。
财政总收入在2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00亿元以上,均占全省1/3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年达到150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9000亿元,战略支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在2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增加值的40%左右。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左右;金融、物流、文化、旅游、会展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0%、10%、10%、7%和3%。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万人拥有专利授权量10件。 区域中心城市目标:3个小时可到京、沪、汉、宁、西安
到2020年,实现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形成“四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形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
射圈,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客运周转量在1000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1500亿吨公里;航空客运量达到406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
进出口总额在500亿美元以上,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增至100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郑设立总部及分支机构100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
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分别突破100万人次和2亿人次。
建成全国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服务外包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国际陆港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两核:以中心城区和郑州新区为核心 荥阳上街将纳入中心城区建设
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城中村、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 郑州新区、地铁、航空港、天地之中??
时间倒回几年,当时的郑州人一定想不到今天的城市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如今的郑州市民,是否又能想象未来10年郑州的样子?
纲要提出,未来10年,郑州都市区的建成区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人口超1500万。 郑州都市区勾画出了发展版图:“两核六城十组团。”
航空城、新郑新城、宜居健康城、二七生态文化新城、先进制造业新城?? 如今,各个组团正忙着在城市的扩展中找寻自己的新坐标———
蓝图绘就,郑州都市区正在向“1000平方公里、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挺进。郑州,这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年轮的城市将再一次实现跨越。 关键词 布局战略
郑州市要坚持组团发展、产城互动、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理念,按照“核心、组团、多点”
的布局,构筑“两核六城十组团”的发展格局,以中心城区和郑州新区为核心,以周边卫星城6个新城和城市区10个组团为支撑,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先行突破。
今后,将以便捷交通为纽带,以绿色生态为基础,实现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 关键词 两核
中心城区:荥阳、上街纳入中心城区建设
中心城区定位:省市政治文化中心、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核心区。 目标: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400万人。
优化空间布局:沿郑上路——建设路——金水路——郑开大道、中原路——东西大街——郑汴路两条轴线形成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轴,构建城市发展核心区域。以主要交通干线、基础设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绿化空间为界,逐步建成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南部、北部、惠济等8大城市片区;以二七广场商业中心、郑东新区CBD和新郑州站交通枢纽中心为核心,构建区域——城市——片区3个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研究规划郑州新西区发展,将荥阳、上街纳入中心城区建设。
产业升级:加快外迁现有传统工业,原厂区适度发展无污染、低耗能的都市型产业。优先发展物流、金融、信息、会展、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打造以现代业态为主的商业高地和商业核心区。形成二七广场商圈、郑州中央商务区、紫荆商圈、关虎屯商圈、碧沙岗商圈、曼哈顿商圈、郑东新区CBD商圈和新郑州东站商圈等市级商业中心。改造、新建一批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建成“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旧城改造:重点推进140个行政村、268个自然村改造和建成区内8平方公里、11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到2020年,全面完成规划范围内的城中村、棚户区和危旧房的改造。 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保护:申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商代都城遗址公园、大河村遗址公园、西山古城遗址公园、荥阳故城遗址公园等工程建设。对城隍庙、文庙、碧沙岗北伐战争将士祠、二七纪念堂等一批历史建筑进行维修。推进郑州历史文化名城视觉形象展示系统工程,加快李商隐、魏巍故里碑等33个项目的建设,推进世界客属文化博物馆、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铁路博物馆、黄河博物馆、汉代冶铁博物馆等工程建设。
郑州新区:2020年,人口400万GDP占全市1/3
郑州新区定位: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增长极,重点推进“两轴两带六廊七组团”建设。 目标:到2020年郑州新区的建成区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00万,GDP占全市比重30%以上。
CBD:到2020年,实现入驻世界500强企业100家,国内500强企业100家,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50家,建成国家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高端商业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和综合会展服务中心。
龙湖区:以龙湖为核心,构建连接金水河、熊儿河、贾鲁河、东风渠、魏河的生态水系和生态景观走廊。加快运河两侧商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CBD副中心区域打造成高档商务休闲区。推进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等综合性医院的建设,高标准建设龙湖CBD副中心高品质商务办公区和高档住宅区。到2020年,入驻人口40万,入驻企业总部50家。
郑州东站地区:加快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站、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和公交出租车场站、轨
相关推荐: